[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5913.2 | 申请日: | 2016-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4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谌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模道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6 | 分类号: | B29C4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化 生产 塑料 加工 模具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
背景技术
利用加工模具加工塑料制品,环境恶劣,生产环境高温、有毒,热熔的塑料胶如果洒落容易烫伤操作者,因此急需全自动的生产模式,自动生产线需要适于实现自动化的塑料加工模具和配合塑料加工模具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易于实施自动化生产的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其特征为包括提升装置1、位置固定装置2、关锁/开锁装置3,所述提升装置1用于提升或下降塑料加工模具的上模;所述位置固定装置2用于固定塑料加工模具的下模;所述关锁/开锁装置3用于推拉上模和下模的锁扣;所述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其还包括相应的控制电路4,所述控制电路4控制提升装置1的提升和下降、关锁/开锁装置3的伸缩。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根据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其特征为所述提升装置1包括支撑架I11、提升电动葫芦12、挂钩13、横梁14,挂钩13挂在横梁14上,横梁14两侧支撑架I11设置滑轨,挂钩13由提升电动葫芦12驱动,挂钩13在提升电动葫芦12的驱动下沿滑轨上下运行.
进一步,根据最上面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其特征为所述位置固定装置2包括工作台21、连接支撑架II25的可伸缩套管22,支撑架II25上端两侧设有夹紧螺栓23,夹紧螺栓23通过螺丝孔24穿过支撑架II25,并可向支撑架II25内侧旋拧夹紧塑料加工模具的下模。
进一步,根据最上面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其特征为所述关锁/开锁装置3为水平固定在支撑架I11上的可伸缩套管31和可伸缩套管31前端的夹钳32;所述伸缩套管31是两端带正反丝扣的空心杆311和与空心杆311连接着与其配套的正反丝扣螺杆312,通过正反旋转螺杆312同时向空心杆311内伸或者同时向空心杆311外缩,实现伸缩功能。
进一步,根据最上面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其特征为所述控制电路4包括接近开关41和控制器42,所述接近开关41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架I11上下限制位置处。
进一步,根据最上面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其特征为所述接近开关41为机械式限位开关、光电式接近开关或磁感应式接近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塑料加工模具的下模在位置固定装置2上固定夹紧,上模固定在提升装置1的挂钩13上,控制电路4控制提升装置1下降,上模的导套套在下模的导柱上;控制电路4控制关锁/开锁装置3沿着行位导向槽的方向伸缩套杆,从而将行位沿着行位导向槽向外滑动,从而将上模和下模锁住;注胶结束冷却后,控制电路4控制关锁/开锁装置3沿着行位导向槽的方向伸缩套杆,从而将行位沿着行位导向槽向内滑动,从而将上模和下模开锁;控制电路4控制提升装置1提升,上模脱离下模;同时配合注塑机的开模动作,实现塑料制品脱离下模;然后上模由控制电路4控制下下降,上模的导套套在下模的导柱上,继续进行关锁、注胶、开锁、上模提升、塑料制品脱模等一系列自动化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塑料加工制品的全自动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相配合的塑料加工模具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与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相配合的塑料加工模具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提升装置-1、支撑架I-11、提升电动葫芦-12、挂钩-13、横梁-14、位置固定装置-2、工作台-21、可伸缩套管-22、夹紧螺栓-23、螺丝孔-24、支撑架II-25、关锁/开锁装置-3、可伸缩套管-31、、空心杆-311、正反丝扣螺杆-312夹钳-32、控制电路-4、接近开关-41、控制器-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模道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模道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05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套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液压增压锁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