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泡解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4893.7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0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燕;林茂胜;郑联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闽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4/07 | 分类号: | A23B4/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7 | 代理人: | 安乔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泡 解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解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泡解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特别是一些肉类和鱼类加工企业中,为了保证食品加工原料的供应和保证能常年均恒的进行生产,在一段时间中必定会大量收购企业加工所需的原料,然后将这些原料采用冷冻的方式储藏于冷库中,以供及平时及长年生产之用。所以当肉类或鱼类冷冻的原料从冷库中出来进行加工前,必须先要进行原料的解冻,否则无法对其进行生产加工。而目前采用的解冻方法几乎都是采用自然解冻法或是水解解冻法,这二种解冻方法存在着相当大的缺点:一是解冻速度慢,影响原料品质;二是原料在冷冻时往往是块状结构,所以当原料要解冻时,是从外往内解冻的,这样当等到块状的原料内部解冻时,块状原料的外部已经快变质了,特别是在夏天,解冻原料的表面变质更快,这样严重会影响加工食品的质量和口味,也会影响加工食品的保质期。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泡解冻装置,使冷冻食品快速均匀解冻,防止食品因解冻时间过长或解冻不充分引起的变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气泡解冻装置,包括
解冻槽,所述解冻槽内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鼓泡系统,包括高压气泵、供气总管和多个可转动地设置在解冻槽底部的气泡支管,各气泡支管上设有若干气孔并分别通过供气总管连接高压气泵;
加热系统,用于对解冻槽内的水进行加热,包括控制器及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加热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解冻槽水位以下位置,所述加热单元与各气泡支管相邻设置;
载料系统,用于承载待解冻产品,其由解冻槽内的水浸没并位于气泡支管上方。
优选地,所述载料系统包括解冻篮、搅拌叶片及搅拌电机,所述解冻篮上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搅拌电机通过支架固设在解冻篮的上方,所述搅拌叶片连接搅拌电机的竖向输出轴并伸入解冻篮内。
优选地,所述载料系统为挡板输送机,所述挡板输送机包括水平解冻段和沥水传送段,所述水平解冻段水平设置在解冻槽内并位于各气泡支管的上方。
优选地,该解冻装置还包括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包括与水源连接的水泵、供水管和喷淋管,所述喷淋管通过供水管与水泵连接并设置在沥水传送段的上方,所述喷淋管上设有若干开口朝下的喷淋孔。
优选地,各气泡支管分别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供气总管,且各气泡支管外固定连接有旋转齿轮并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旋转齿轮底部啮合连接有一齿条,所述齿条与设于解冻槽外的往复驱动机构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往复驱动机构为往复气缸。
优选地,各气泡支管分别通过支撑座设置在解冻槽底壁上,所述气泡支管为圆管并活动穿设于支撑座。
优选地,各气泡支管分别沿解冻槽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齿条沿解冻槽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往复驱动机构设置在解冻槽长度方向一侧的外部。
优选地,各气泡支管分别沿解冻槽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齿条沿解冻槽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往复驱动机构设置在解冻槽宽度方向一侧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角度往复转动的翻滚气流结合适宜解冻温水来实现冷冻食品物料的解冻,能使物料快速而均匀地解冻,且不会影响到食品的良好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鼓泡系统与加热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鼓泡系统与加热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解冻槽;20、鼓泡系统;21、高压气泵;22、供气总管;23、气泡支管;24、旋转接头;25、旋转齿轮;26、齿条;27、往复驱动机构;31、解冻篮;32、搅拌电机;33、搅拌叶片;41、水平解冻段;42、沥水传送段;50、喷淋管;60、加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泡解冻装置,包括解冻槽10、加热系统、鼓泡系统20、载料系统,所述解冻槽10内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内分别设有开关阀,通过进水管向解冻槽10内加入水,通过出水管把解冻槽10内的水外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闽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闽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04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翼身融合飞机
- 下一篇:消防救援探测飞行器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