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瓦斯抽采管的自动放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96241.3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6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绪友;林海飞;柏正才;赵鹏翔;刘殿福;潘红宇;邱春亮;张雪涛;梁可进;安学东;杨俊生;李金皓;孙红星;贾立庆;姚晓波;李海龙;冀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矿新疆矿业有限公硫磺沟煤矿;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F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100 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瓦斯 抽采管 自动 放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放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瓦斯抽采管的自动放水器。
背景技术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需要对瓦斯进行抽取,而在瓦斯的抽采过程中,瓦斯抽采管内常会集聚大量的水,对于瓦斯的抽取造成极大的阻碍,而传统的瓦斯抽采管均采用人工在放水点进行放水,不仅浪费人力,且职工在矿道下活动极易发生危险,造成事故,虽然有一些简易的自动放水装置能够进行放水,但是无法形成进水与放水的时间差,导致放水点一直漏水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煤矿瓦斯抽采管的自动放水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瓦斯抽采管的自动放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瓦斯抽采管的自动放水器,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上端通过进水管与瓦斯抽采管连接,所述水箱的下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内腔设有第一气动阀,所述出水管的内腔设有第二气动阀,所述第一气动阀和第二气动阀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气管,所述水箱的内腔顶部设有圆筒,且圆筒内放置有浮子,所述浮子的上端连接有圆杆,所述水箱的上端面分别设有立柱和保护罩,且立柱位于保护罩的内部,所述立柱的上端与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圆杆的上端贯穿水箱的侧壁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金属触点,所述保护罩的内腔顶部与水箱的上端面均设有对应金属触点的金属片槽,所述保护罩的内腔设有蓄电池,所述金属触点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分别电连接第一气动阀和第二气动阀,所述保护罩内腔顶部设有的金属片槽通过导线与第一气动阀连接,所述水箱上端面设有的金属片槽通过导线与第二气动阀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上端面和保护罩的内腔顶部均设有滑道筒,所述滑道筒的内腔内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道筒的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金属片槽粘贴与滑块的表面,所述滑块的表面与第二连杆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磁石。
优选的,所述圆杆为伸缩杆,且圆杆包括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插接于第一圆杆底部留有的圆孔内,且圆孔的下端开口处留有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圆孔的深度为水箱高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的下侧表面设有配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放水放置采用浮子上下移动进而控制金属触点上下移动,从而控制第一气动阀和第二气动阀开启和关闭,且采用弹簧与圆杆为伸缩杆的结构,在放水与进水之间造成时间差,避免出现连续放水的情况,密封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结构放大图。
图中:1水箱、2进水管、3瓦斯抽采管、4出水管、5第一气动阀、6第二气动阀、7圆筒、8浮子、9圆杆、91第一圆杆、92第二圆杆、93圆孔、10立柱、保11护罩、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金属触点、15金属片槽、16蓄电池、17滑道筒、18滑块、19弹簧、20压缩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瓦斯抽采管的自动放水器,包括水箱1,水箱1的上端通过进水管2与瓦斯抽采管3连接,水箱1的下端连接有出水管4,进水管2的内腔设有第一气动阀5,出水管4的内腔设有第二气动阀6,所述第一气动阀5和第二气动阀6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气管20,水箱1的内腔顶部设有圆筒7,且圆筒7内放置有浮子8,浮子8的上端连接有圆杆9,圆杆9为伸缩杆,且圆杆9包括第一圆杆91和第二圆杆92,第二圆杆92插接于第一圆杆91底部留有的圆孔93内,且圆孔93的下端开口处留有限位机构,在放水与进水之间造成时间差,避免出现连续放水的情况,圆孔93的深度为水箱1高度的三分之一,放水量为水箱1高度的三分之一,水箱1的上端面分别设有立柱10和保护罩11,且立柱10位于保护罩11的内部,立柱10的上端与第一连杆12的中部铰接,圆杆9的上端贯穿水箱1的侧壁与第一连杆1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1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3,第二连杆13的下侧表面设有配重块,配重块使第二连杆13受重力的影响在第一连杆12的运动下保持垂直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矿新疆矿业有限公硫磺沟煤矿;西安科技大学,未经兖矿新疆矿业有限公硫磺沟煤矿;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96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井除硫及残酸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凝汽式汽轮机有机工质循环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