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地铁站免购票通行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90745.4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7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仁通融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4 | 分类号: | G07B15/04;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维码 地铁 购票 通行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地铁站免购票通行控制系统,包括手持终端设备、进站系统、出站系统和控制中心。获取地铁线路各站点信息的方法包括:乘客在手持设备上进行用户注册并生成二维码;乘客进入进站口和离开出站口时,通过扫描二维码在控制中心分别标记为该用户地铁里程计费起始点和终止点,通过计算进站口位置坐标与出站口位置坐标的距离值,生成乘客预付订单,乘客通过移动支付模块支付费用。乘客只需通过二维码扫描直接付款无需购票,操作简单,有利于减少进站、出站的时间,增加人流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站收费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地铁站免购票通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建设的大力推进,各地地铁运营线路越来越多,里程越来越长,地铁已经成为市民出行首选方式。随着人员增加,给各个站点的进出秩序、安全的风险也增加,给传统的地铁运营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随着地铁运营里程变长,运营成本也很高,运营人力投入也很大。传统地地铁支付方式有:乘客到指定站点或商家购买充值卡或次卡,且需要到上述指定站点或商家进行充值,这种方式操作流程较复杂,不仅购买或充值地点受限影响乘客体验,而且常常会存在充值卡或次卡丢失的问题;乘客直接到人工售票窗口或自动售票窗口排队购票,尤其在人流高峰期,需要在地铁站点排很长的队进行购票,导致乘客在进站口逗留时间也比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地铁购票支付方式操作流程较为复杂,易造成地铁站点购票排队拥挤,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地铁站免购票通行控制系统,乘客只需通过二维码扫描直接付款无需购票,操作简单,有利于减少进站、出站的时间,增加人流速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地铁站免购票通行控制系统,包括手持终端设备、进站系统、出站系统和控制中心;
所述手持终端设备包括:编辑注册模块,用于乘客编辑输入个人身份相关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并将乘客输入的用于用户注册的个人身份相关信息发送给身份认证模块;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将认证成功的注册用户个人身份相关信息自动生成具有唯一标识的二维码;移动支付模块,用于向结算处理模块远程支付乘坐地铁费用;通信模块,用于手持终端设备和控制中心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结算处理模块发送的预付订单,并进行确认;
手持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
用户注册的个人身份相关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联系方式和职业等相关信息,因此可以通过二维码生成模块将每个乘客的身份相关信息生成具有唯一标识的二维码。移动支付模块,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远程移动支付模块。通信模块采用现有技术的3G/4G网络,或无线传输网络技术。
所述进站系统包括:二维码识别模块,用于扫描识别包含有注册用户个人身份相关信息的二维码,并将解码后的二维码信息发送给结算处理模块,所述二维码识别模块包括摄像头和显示屏,所述摄像头用于扫描二维码,所述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摄像头扫描画面;定位模块,用于对相应的地铁站点位置进行定位,获取相应的地铁站点坐标信息,并将所述坐标信息发送给结算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用于进站系统和控制中心之间进行数据传输;通信模块采用现有技术的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技术。
所述出站系统包括:二维码识别模块,用于扫描识别包含有注册用户个人身份相关信息的二维码,并将解码后的二维码信息发送给结算处理模块,述二维码识别模块包括摄像头和显示屏,所述摄像头用于扫描二维码,所述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摄像头扫描画面;定位模块,用于对相应的地铁站点位置进行定位,获取相应的地铁站点坐标信息,并将所述坐标信息发送给结算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出站系统和控制中心之间进行数据传输;通信模块采用现有技术的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技术。
所述摄像头和显示屏设于进站口和出站口的闸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仁通融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仁通融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907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具
- 下一篇:多向控制双槽沟舌侧托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