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防爆波悬板的双扇隧道防护门或洞室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84117.5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5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斌;林传年;张千里;王志伟;付兵先;郭小雄;杜晓燕;马超锋;牛亚彬;安哲立;邹文浩;李尧;赵鹏;张文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2 | 分类号: | E21F17/12;E06B7/02;E06B5/16;E06B7/28;E05B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波悬板 隧道 防护门 洞室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内部设备洞室的门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是汽车或列车通行的建筑通道。隧道内通常设置有放置设备的洞室,隧道防护门则是应用在铁路隧道,如横通道、各类设备(通风、通信、电力等)洞室、紧急救援战、紧急出口、避难所、竖井接入隧道、斜井接入隧道、直放站、变电站等洞室上,其作用有防火、抗爆、抵御列车周期性活塞风引起的正负风压、防止设备损坏及保障人员安全而设置的特殊用途的门。
由于隧道内防护门、洞室门对承压能力的要求,一般门上不设窗户或通气孔,但是隧道内空气流动空间狭小,无列车通过时气流速度慢,考虑洞室内设备通风散热需求,对于某些设备来说,设置通风孔是必需的。而设置通风孔后隧道内的压力可能对洞室内的设置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针对于隧道洞室防护门上通风孔的防爆波悬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防爆波悬板的双扇隧道防护门或洞室门。
包括门框、分别通过铰页与所述门框连接的两个门扇和分别设于所述门扇内部的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所述门框的四周设有多个插入墙体的凸起,所述凸起为间隔设置的梯形体和倒梯形体,梯形的底边与门扇所在平面平行;
在每个所述门扇高度的2/3~3/4处设有窗户或多个通风孔,所述门扇朝向隧道的表面设有可开闭的防爆波悬板,所述防爆波悬板闭合 时可覆盖所述窗户或通风孔所在的区域;
所述门框、门扇、铰页和防爆波悬板均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备而成。
所述防爆波悬板的上边缘通过绞接固定于所述门扇上,在所述门扇与所述防爆波悬板下边缘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控制所述防爆波悬板张开角度的限位座。
所述绞接的具体方式为:在所述门扇上设有向外突出的绞座,所述绞座靠近隧道一侧设有绞轴预留孔a,所述防爆波悬板的上边缘设有与所述防爆波悬板所在平面成钝角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设有预留孔b,绞轴穿过所述绞轴预留孔a和绞轴预留孔b对所述防爆波悬板进行定位,所述绞轴上设有扭簧;所述防爆波悬板在扭簧扭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处理敞开状态。
优选的,所述限位座为长方体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固定于与所述防爆波悬板下边缘相对应位置的门扇上,与之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向上的凸起的限位挡片。一般情况下,隧道内的气动风压较小,防爆波悬板在扭簧扭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处于敞开状态,限位座可控制防爆波悬板的敞开程度,并在隧道内发生爆炸时控制防爆波悬板的运动方向,使其朝向窗户或通风孔运动,对隧道洞室内的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限位座为长方体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固定于与所述防爆波悬板下边缘相对应位置的门扇上,与之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向上的凸起的限位挡片。
优选的,所述防爆波悬板的敞开角度为8~20°。
优选的,所述防爆波悬板的边缘设有耐火密封垫。设置耐火密封垫既可对窗户或通风孔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还可起到一定的缓冲,减少防爆波悬板运动过程中受到位冲力。
优选的,所述防爆波悬板边缘与窗户的边缘或最外侧通风孔的距 离为15-20mm。
优选的,所述门扇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多根十字交叉的加强筋,相互平行的加强筋的间距为30~60cm。
在所述门扇内部设有上下贯穿于门扇,最终固定于门框上方和下方的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所述闭锁设置于门的内部并上下贯通最终固定于门框上,将所述门连接体与门框联在一起,可将门的受力传递给门框,减少门扇单方面的受力,加强其耐疲劳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包括连杆型闭锁、闭锁座和齿轮齿条密闭盒;
所述连杆型闭锁包括金属杆状的上闭锁和下闭锁,所述上闭锁和下闭锁的一端均设置为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齿条密闭盒内的齿轮啮合;所述上闭锁和下闭锁的另一端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最后分别插入分别位于门框上方和下方的闭锁座内。
所述齿轮齿条密闭盒的中间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闭锁开关的把手。
优选的,所述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距离所述门扇靠近绞页一端的水平距离为单个门扇宽度的2/3~3/4。这样设计可使闭锁结构为门扇提供最佳的支撑力,更有利于耐受隧道内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门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门扇开关的锁具,所述锁具既可起到锁闭防护门的作用,也可进一步加强门扇与门框架连接的牢固程度,将所述门扇的受力有效地传递到所述门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84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