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饭煲用蒸笼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83516.X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3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刘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0 | 分类号: | A47J36/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3 | 代理人: | 马倩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饭煲 蒸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烹调器的辅助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饭煲用蒸笼。
背景技术
蒸笼又称为蒸屉或者笼屉,蒸笼用来收容经调味或加工的食材,在一定时间蒸汽的作用下,使蒸笼内食材的蒸熟。
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产品,一般都配备有悬挂在内锅上边缘的蒸笼,可以蒸煮食物,部分产品还配备有单独放在内锅内部的蒸蛋架,方便蒸蛋,但没有两者结合的蒸煮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饭煲用蒸笼。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饭煲用蒸笼,所述蒸笼为上端开口的中空圆台状,其底部或侧面设置有过气孔,所述蒸笼开口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状悬挂边缘,蒸笼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坑。
所述蒸笼的内侧壁处设置有至少两个抓手。
所述蒸笼侧壁至上而下逐渐缩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
所述蒸笼底部向上凸起形成球面。
所述过气孔在蒸笼底部呈阵列分布。
所述悬挂边缘与蒸笼侧壁之间的夹角大于内锅的唇边与内锅侧壁之间的夹角。
所述凹坑为上大下小的圆锥面凹坑,且沿蒸笼的径向对称设置。
所述抓手沿蒸笼的径向对称设置。
所述支撑脚设置于凹坑外壁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呈上端开口且至上而下逐渐缩径的中空圆台状,开口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状悬挂边缘,使蒸笼能够悬挂在内锅上部使用,蒸笼底部或侧面设置有过气孔,使蒸笼内部食物能够被蒸汽蒸煮,蒸笼底面设置有可以稳定放置蛋类食物的凹坑,使蛋类食物能够稳定放置在蒸笼上,烹饪过程不滚动,防止蛋类碰撞打破;凹坑外壁处的支撑脚使放置得蛋类食物向下露出部分接触到台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置于内锅中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蒸笼2内锅
3过气孔4悬挂边缘
5凹坑6抓手
7支撑脚8唇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饭煲用蒸笼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电饭煲用蒸笼,所述蒸笼1为上端开口且至上而下逐渐缩径的中空圆台状,其底部或侧面设置有过气孔3,所述蒸笼1开口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状悬挂边缘4,蒸笼1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坑5。
所述蒸笼1的内侧壁处设置有至少两个抓手6。
所述蒸笼1底部设置有支撑脚7。
所述蒸笼1底部向上凸起形成球面。
所述过气孔3呈细长椭圆形,其在蒸笼1底部呈阵列分布。
所述悬挂边缘4与蒸笼1侧壁之间的夹角大于内锅2的唇边8与内锅2侧壁之间的夹角。
所述凹坑5为上大下小的圆锥面凹坑,且沿蒸笼1的径向对称设置。
所述抓手6为连接在蒸笼1内侧壁的弧状连杆状外凸抓手,且其沿蒸笼1的径向对称设置。
所述支撑脚7设置于凹坑5外壁处。
所述的蒸笼1由食品级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的材料为食品级塑料,金属,木材,陶瓷,硅胶,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当需要使用蒸笼烹饪食物时,将蒸笼1放置于内锅2中,将蛋类食物放置于凹坑5处,非蛋类食物正常放置于蒸笼1底部,岂可实现多种食物同时蒸煮。
本实用新型呈上端开口且至上而下逐渐缩径的中空圆台状,开口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状悬挂边缘,使蒸笼能够悬挂在内锅上部使用,蒸笼底部或侧面设置有过气孔,使蒸笼内部食物能够被蒸汽蒸煮,蒸笼底面设置有可以稳定放置蛋类食物的凹坑,使蛋类食物能够稳定放置在蒸笼上,烹饪过程不滚动,防止蛋类碰撞打破;凹坑外壁处的支撑脚使放置得蛋类食物向下露出部分接触到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83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