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81000.1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9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倪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曙光照明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0 | 分类号: | F24H3/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3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温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
现有的工业生产中需要对生产车间的特定区域进行加热,而现有的升温装置或换热器,其多为简单的电加热,对电路的要求较高,加热效率较低,且较为耗费能源,不能达到持续而恒定的升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升温装置,所述由水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装置构成的加热系统,在需要快速加热时,优先开启电机热装置,达到快速加热的目的,在温度稳定后开启水暖加热装置,达到稳定升温的目的,保证了升温的持续性,更为节省能源,绿色环保;同时电加热装置的螺旋加热管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到水箱中,做到了热量的充分利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温装置,包括:环境温度采集单元、加热系统、控制单元和导风单元,所述加热系统、环境温度采集单元和导风单元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加热系统包括水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装置,对应所述水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装置的散热区域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导风单元设置在出风口上,所述环境温度采集单元包括多个分布在需加热位置周边的温度传感器,每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单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水暖加热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水箱、平衡水箱和燃气加热机构,水箱和平衡水箱通过第一恒流泵连接,平衡水箱内设有与控制单元连接且用于探测平衡水箱内水位高度的液位探测器,还包括固定在水箱内部的冷凝器,冷凝器的上端通过蒸汽管道与燃气加热机构的上端连接,冷凝器的下端通过液化水出水管与水箱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恒流泵上还连接有计时器,所述第一恒流泵和计时器均连接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计时器用于计算第一恒流泵工作时间并且将计算的时间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时间信号控制第一恒流泵运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平衡水箱底部通过平衡水箱出水管与燃气加热机构的底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液化水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恒流泵,所述第二恒流泵与控制单元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水箱上设有水箱进水管和水箱出水管,水箱进水管和水箱出水管上分别设有进水电磁阀和出水电磁阀,所述进水电磁阀和出水电磁阀分别连接控制单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由多个电热螺旋管并联组成的电加热电路,所述电加热电路上还设置有保护电路的继电器,其中每个电热螺旋管上还串联有电热控制开关,所述电热控制开关连接控制单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导风单元包括多组散热风板,所述散热风板可转动的安装在与水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装置相对应的出风口上,所述散热风板可绕其转轴上下或左右转动,以加快热传导。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水箱为具有中空腔体的圆筒型,且所述电热螺旋管位于水箱的中空腔体内。
有益效果:所述由水暖加热装置和电加热装置构成的加热系统,在需要快速加热时,优先开启电机热装置,达到快速加热的目的,在温度稳定后开启水暖加热装置,达到稳定升温的目的,保证了升温的持续性,更为节省能源,绿色环保;同时电加热装置的螺旋加热管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到水箱1中,做到了热量的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升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水暖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曙光照明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曙光照明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81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