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太阳能聚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61370.9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6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燮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真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10 | 分类号: | F24J2/10;F24J2/40;F24J2/46;F24J2/54;H02S40/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太阳能 聚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聚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发热发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发电成本;而整个发电系统的能量来自聚光器反射的太阳光,聚光器的成本又占整个发电系统的40%左右;因此,提高聚光器的聚光率,降低聚光器的成本对太阳能行业来说十分重要。
传统聚光器中使用较多的是菲涅尔式和槽式,传统菲涅尔式聚光器的每个镜面都要转动,传动装置多,成本高,易损坏;传统槽式聚光器使用的反光材料为特殊制造的弧形钢化玻璃,加工困难,成本也高,且由于反光材料为整体式结构,其受到的风阻较大,给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聚光效率高的太阳能聚光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太阳能聚光装置,包括底座、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与支架固连的集热管、间隔分布于支架上的多组反射结构及至少一用于驱动支架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将反射镜场设置成多片式结构,片与片之间得到间隙可以透风,大大减小了风阻,提高了聚光效率;采用支架带动反射结构转动的方式来替代传统反射结构分别转动的方式,简化了传动结构,而且聚光效果更加精准。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件和传动部件,传动部件的一端与驱动部件传动配合,另一端与所述支架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结构包括反射镜,可以直接将反射镜与支架相连,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结构还包括用于将反射镜变形成弧形状态的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将平面状的反射镜挤压变形成微弧状,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弧形结构的反射镜面提高了聚光比。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与底座连接处设有轴承。通过轴承减小支架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力,降低能耗。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底座的至少一侧实现上下位移的升降结构。为了考虑在各季节的过程中太阳方向的变化,通过该升降结构,实现调节底座的角度,从而达到更好接收太阳光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可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座。升降结构可以是电动的,也可以是手动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螺孔,所述底座上设有与该螺孔相配合的螺杆。手动方式的升降结构,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为步进电机,所述传动部件为与步进电机传动配合的丝杆结构。此装置结构简单、传动精准。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和设于支架上设有用于感应光线位置的感光装置,所述感光装置和驱动部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联。通过设置感光装置,实时感应光线位置,实现自动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支架角度来调整整个镜场的角度,简化了传动结构,角度调整更加精准;多片式的反射结构,减少了风阻,提高了太阳能聚光效率,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所示,一种新型太阳能聚光装置,包括底座1、集热管9、活动连接于底座上的支架2及多组反射结构3,在外力作用下,支架相对于底座可实现转动,具体的,于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架下方安装了一个旋转驱动装置以推动支架实现来回转动;多组反射结构 3均匀排列在支架2上,每组反射结构之间设有可供风通过的间隙,通过两端与支架进行固定;除了初次安装时,反射结构与支架一直是相对静止的,工作过程中,反射结构随着支架一起运动的;所有反射结构所反射的阳光都集中在集热管9上,集热管9与支架固连,工作过程中,跟随支架一起同步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组式的反射结构,大大减小了风阻;将反射结构与支架同步动作,通过驱动支架以推动整个反射场的运动,简化了传动结构,减少了零部件,加工组装更便捷,还增加了运转的灵活性、提高了聚光的精准度和光能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真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真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61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电池保护板、锂电池结构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