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空气预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856301.9 | 申请日: | 2016-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红;孙志钦;李玖重;黄进焕;郜建松;高跃成;张玉玲;牛凤宾;段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李进 |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空气 预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体式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节能降耗是国家大力推行的国策,尤其废热、余热的回收更具实用价值,既减少了废热、余热对环境的污染,又充分利用回收余热、废热,降低能源消耗,是利国利民的绿色环保技术。热管技术应用广泛,其工作原理是将一根封闭管填充入工作介质后再进行密封,热管的一端为蒸发端,热管的另一端为冷凝端,当热管的蒸发端受热时液体工作介质蒸发汽化:吸热过程,将热量传递到冷凝端,在冷端遇冷后,释放出热量后冷凝结成液体:放热过程,液体再流回蒸发端,如此反复循环传递热量。热管具有良好的等温性及超低热阻而得到重视,由于成本原因,目前只有“钢水”热管,即热管的工质是水,封闭容器是“20锅”钢管有一定的应用市场。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热管机构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热管机构热交换率不高,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空气预热器,以改善现有热管机构热交换率不高且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空气预热器,包括热交换部和冷凝器,所述热交换部内交错设置有用于供烟气通过的第一通道和供热媒水通过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中心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冷凝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空气预热器在热交换部内交错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烟气在从第一通道的一端到达第一通道的另一端的过程中,热量会被传递给位于第二通道内的热媒水,热媒水受热蒸发,水蒸汽沿第二通道进入冷凝器,热量被传递出去,这种交错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可以提高热交换率,同时减小分体式空气预热器的体积,从而节约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部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烟气在传递热量的过程中,若烟气热量过度丧失,则烟气会部分变为液态,液态的烟气具有酸性,会对金属造成酸露点腐蚀,热交换部采用陶瓷制成可以完全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同时,采用陶瓷材料制成的热交换部的传热面光滑耐腐蚀,且不易积灰,可以使空气预热器在70℃甚至更低的烟气温度下工作,使空气预热器的热效率达到94%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中心线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中心线垂直。
此时烟气的传热效率最高,且不会导致因烟气过度传热引发的烟气液化。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管组和第一壳体,所述冷凝管组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冷凝管组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冷凝管组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凝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冷凝管与所述第二通道形成循环回路。
热媒水吸热变为水蒸汽后沿第二通道进入冷凝管组内,此时,较冷的空气从进气口进入第一壳体内,冷凝管组内水蒸汽的热量被传递给空气,对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完毕的空气从出气口出来,气态的水蒸汽在完成热交换后再次变为液态的热媒水,此时水煤气沿冷凝管组的出口端重新回到第二通道内,并和第一通道内的烟气进行热交换,以此形成一个热交换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设置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一通道间隔设置,且多条所述第一通道之间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二通道间隔设置,且多条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中心线平行,多条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与所述冷凝管组连通。
多条第一通道和多条第二通道使烟气和热媒水在进行热交换时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部包括换热元件和第二壳体,多条所述第一通道和多条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元件;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烟气进气口和烟气出气口以及相对设置的热媒水进口和水蒸汽出口,所述换热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每条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烟气进气口和所述烟气出气口连通,每条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热媒水进口和所述水蒸汽出口连通,所述水蒸汽出口与所述冷凝管组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热媒水进口与所述冷凝管组的输出端连通。
烟气进气口可以对要进入第一通道的烟气进行集中,使烟气在进入第一通道时更加的方便,烟气出气口可以对完成热交换的烟气进行集中;热媒水进口可以对要进入第二通道的热媒水进行集中,使热媒水在进入第二通道时更加的方便,水蒸汽出口可以对完成热交换的热媒水进行集中,并送入热交换器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底部设置有用于汇集热媒水的空腔,所述空腔分别连通所述热媒水进口和所述第二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56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