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药品盒的防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48582.3 | 申请日: | 201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5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邱晓华;金盛;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外贸无锡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44 | 分类号: | B65D5/4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品 防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品包装的防伪系统,尤其是药品盒的防伪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药品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患者自行选择药品的比例逐渐提高,但同时假药在药品市场上兜售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对正品的药品制造商带来产品形象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加强药品包装的防伪迫在眉睫。目前大部分防伪都是为消费者可直接识别,但此类防伪的弊端在于,让消费者知道如何防伪,相当于也让造假者知道了防伪的原理,这样很容易去仿造。因此越来越多的药品制造商对包装印刷企业提出了增加只由制造商去辨别真伪的防伪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码防伪、防止复制的药品盒的防伪系统,具体技术方案为:
药品盒的防伪系统,包括位于药品盒盖子上的电子监管码,所述盖子与后端板连接,后端板与糊头连接,糊头包括糊头外边线和上胶区外边线;还包括暗码,所述暗码位于糊头外边线和上胶区外边线之间。
所述暗码随机产生且与电子监管码一一对应。
每个药品包装盒都有唯一的电子监管码,我们再随机产生另外一组与其一一对应的暗码,将电子监管码和暗码的对应信息录入双码校验数据库,药品制造商登录计算机查询系统即可以辨别真伪。还可以通过相应的喷码软件对暗码的图形进行调整,形成特有的图形形态,进一步防止伪造者复制,使药品制造商可从暗码外观直接辨别真伪。
暗码与电子监管码都是通过喷码机进行印刷的。
当折叠成药品盒时,糊头沿糊头折弯线折弯,然后与药品盒的边板粘合,盖子插舌插在药品盒内。此时,电子监管码可以直接看到,而暗码无论从药品盒外表面还是内表面均看不见,只有破坏药品盒后,沿糊头外边线扒开才能看见暗码,有效的起到防伪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药品盒的防伪系统暗码的形态特殊难以复制、易于识别、暗码获取、伪造困难,有效防止区分了假冒产品,达到防伪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药品盒展开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暗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药品盒的防伪系统,包括位于药品盒盖子9上的电子监管码7,盖子9与后端板10连接,后端板10与糊头11连接,糊头11包括糊头外边线2和上胶区外边线3;还包括暗码1,暗码1位于糊头外边线2和上胶区外边线3之间。
如图2所示,暗码1随机产生且与电子监管码7一一对应。暗码1是通过相应的喷码软件对图形进行调整,形成特有的图形形态,进一步防止伪造者复制,使药品制造商可从暗码外观直接辨别真伪。
糊头11上的上胶区外边线3和上胶区内边线4之间为上胶区,涂覆粘合用的胶。糊头11通常和后端板10连接,糊头11和后端板10之间有糊头折弯线5。
盖子9也与后端板10连接,盖子9与后端板10之间有盖子折弯线6。
盖子插舌12与盖子9连接,盖子插舌12与盖子9之间有插舌折弯线8。
电子监管码7通常喷印在盖子9上,即盖子折弯线6和插舌折弯线8之间。
当折叠成药品盒时,糊头11沿糊头折弯线5折弯,然后与药品盒的边板粘合,盖子插舌12插在药品盒内。此时,电子监管码7可以直接看到,而暗码1无论从药品盒外表面还是内表面均看不见,只有破坏药品盒后,沿糊头外边线2扒开才能看见暗码1,有效的起到防伪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外贸无锡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外贸无锡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485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00 多边形断面刚性或半刚性容器,例如用折叠或拉展一个或多个纸制坯件构成的盒子、纸板箱、盘
B65D5-02 . 折叠或拉展单个坯件以构成管状主体的容器,接着有或没有折叠操作,或加上单独元件封闭主体的端部
B65D5-18 . 将单块坯料折叠成U形用以形成容器的底部和主体部分的相对侧面,剩余的侧面主要由这些相对侧面中的一个或几个延伸部分来形成,例如铰接其上的盖舌
B65D5-20 . 从所有侧面将连接到中心板上的部分竖起以形成容器主体,如盘状形式
B65D5-32 . 具有用折叠和互相连接两块或多块坯料构成主体的
B65D5-355 . 专门适用于变化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