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肿瘤科用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25899.5 | 申请日: | 2016-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1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秀梅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700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科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在肿瘤科的临床实践中,常遇有肿瘤积液的情况,传统的方法是使用一连接有标准穿刺针的橡胶软管,通过与之相连接的注射器,将肿瘤内的积液排出。具体操作时,首先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将注射器与橡胶软管连接,将肿瘤积液抽到注射器内。这一过程需要反复进行,直至将肿瘤积液全部抽出。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还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而且容易引起交叉感染,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工作量,能够加快积液排出速度,有利于避免交叉感染,减轻患者痛苦的肿瘤科用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引流盒,其特征是在引流盒上侧设有手提把手,手提把手右侧设有进液口,进液口下侧设有单向进液阀,进液口上侧设有进液管,进液管通过进液密封连接器和进液口连接,进液管上侧设有引流管,引流管通过引流密封连接器和进液管连接,引流管上侧设有穿刺针,穿刺针下侧设有穿刺手柄,进液口左侧设有负吸口,负吸口下侧设有负吸过滤器,负吸过滤器上侧设有单向负吸阀,负吸过滤器内设有吸附隔离层,吸附隔离层上侧设有净化过滤层,负吸过滤器下侧设有过滤隔离挡板,引流盒左侧设有压力缓冲罐,压力缓冲罐上侧设有负吸管,负吸管通过负吸密封连接器和负吸口连接,压力缓冲罐内设有负吸压力传感器,压力缓冲罐下侧设有负吸盒,负吸盒内设有密封管,密封管上侧设有吸气管,吸气管左侧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面设有单向排气阀,密封管内设有导气活塞,导气活塞下侧设有负吸驱动器,负吸驱动器右侧设有驱动器固定座,负吸驱动器左侧设有驱动转轴,驱动转轴左侧设有驱动凸轮,驱动凸轮左侧设有活塞驱动导杆,活塞驱动导杆通过导杆驱动轴和驱动凸轮连接,活塞驱动导杆上侧设有活塞驱动转轴,活塞驱动转轴通过活塞轴连接架和导气活塞连接,负吸盒下侧设有电池盒,电池盒内设有锂电池组,电池盒下侧设有充电器,充电器前侧设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左侧设有充电指示器,引流盒下侧设有减震缓冲座,减震缓冲座下侧设有橡胶防滑垫,引流盒右侧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上面设有排液控制阀,引流盒前侧设有操控面板,操控面板前侧设有工作提示器,工作提示器下侧设有操作按键。
作为优选,所述手提把手外侧设有把手防滑护套。
作为优选,所述充电接口前侧设有充电密封盖。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按键右侧设有定时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无需通过注射器与抽液管不断连接拔除,因此降低了工作量,加快积液排出速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避免拔除与连接中存在的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吸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盒,2、手提把手,3、进液口,4、单向进液阀,5、进液管,6、进液密封连接器,7、引流管,8、引流密封连接器,9、穿刺针,10、穿刺手柄,11、负吸口,12、负吸过滤器,13、单向负吸阀,14、吸附隔离层,15、净化过滤层,16、过滤隔离挡板,17、压力缓冲罐,18、负吸管,19、负吸密封连接器,20、负吸压力传感器,21、负吸盒,22、密封管,23、吸气管,24、排气管,25、单向排气阀,26、导气活塞,27、负吸驱动器,28、驱动器固定座,29、驱动转轴,30、驱动凸轮,31、活塞驱动导杆,32、导杆驱动轴,33、活塞驱动转轴,34、活塞轴连接架,35、电池盒,36、锂电池组,37、充电器,38、充电接口,39、充电指示器,40、减震缓冲座,41、橡胶防滑垫,42、排液口,43、排液控制阀,44、操控面板,45、工作提示器,46、操作按键,47、把手防滑护套,48、充电密封盖,49、定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秀梅,未经王秀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258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