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专用护理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19458.4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3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司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司明文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51 | 代理人: | 史长敏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西医结合 内科 专用 护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专用护理床。
背景技术
在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中,病人由于病情需要从发病处送往医院,而在移动过程中,一般采用担架运送,这个过程会让病人的病情得到恶化,让医生的手术难度得到提高,严重的会导致病情较重的病人在运输过程中加重病情,而如果用护理床进行运输,也会因为道路的颠簸让躺在不具备减震效果的护理床上的病人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专用护理床,具备能够对护理床进行减震的优点,解决了护理床不能减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专用护理床,包括上板,所述上板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上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两端均固定安装在挡板上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两端均固定安装在挡板上的第二支撑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底部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板并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球,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并固定安装有第二弹性球,所述上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之间间隙处的固定柱,所述上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柱外壁的第一压簧,所述固定柱与第一压簧远离上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下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挡板由固定板与连接板组成,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下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固定板的内部,所述连接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上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容置槽,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容置槽内,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支撑板顶部的第一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由容置柱与连接柱组成,所述容置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柱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容置柱内,所述连接柱远离容置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上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容置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滑条,所述连接柱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条活动安装在滑槽内,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下板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装置,达到了对护理床进行减震的效果,能够将护理床移动时产生的震动通过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进行一次减震,当震动增强时,可通过第一弹性球和第二弹性球进行第二次减震,让护理床在移动时能够让病人稳定的躺在床上,防止病情恶化。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板,达到了支撑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效果,能够随着震动的增强配合减震装置进行伸缩,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上下移动,让减震装置能够方便的运行,提高了减震装置的减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挡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滑槽示意图。
图中:1上板、2挡板、21固定板、22连接板、3下板、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减震装置、61第一支撑柱、62第一弹性球、63第二支撑柱、64第二弹性球、65固定柱、651容置柱、652连接柱、66第一压簧、67第二压簧、7容置槽、8滑条、9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司明文,未经司明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19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