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量防伪色素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12743.3 | 申请日: | 2016-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5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博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威伦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3/00 | 分类号: | B65D23/00;B65D23/10;B65D23/02;B65D1/06;B65D4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69 | 代理人: | 李新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防伪 色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量防伪色素瓶。
背景技术
食用色素又称食用着色剂,是使食品着色,从而改善食品色调和色泽的可食用物质。公元10世纪以前,古人就开始利用植物性天然色素给食品着色。许多天然食品具有本身的色泽,能促进人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但是,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退色或变色,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人们常常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添加食用色素,以改善感官性质。在食品中添加色素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其实,在古代,人们就知道利用红曲色素来制作红酒。自从1856年英国人帕金合成出第一种人工色素——苯胺紫之后,合成色素也登台上场,扮演着改善食品色泽的角色。食用合成色素一般色泽鲜艳,着色力强,稳定性好,无臭无味,品质均一,易于溶解和拼色,并且成本低廉,广泛用于糖果、糕点上彩装和软饮料等的着色。色淀广泛用于制造糖果、脂基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等。食用天然色素虽可广泛用于多种食品着色,但一般着色力和稳定性等均不如食用合成色素,而且成本较高。无机色素应用很少,多限于食品表面着色。食用色素最初来自天然物,以后一度被食用合成色素所取代,又向食用天然色素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许可使用的主要食用色素基本一致。1986年中国许可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为20种,食用合成色素8种。色素瓶是用来盛装色素的一种容器, 很多色素的取用是需要定量取用的,如果一不小心取多了就会造成浪费和污染,
现有的色素瓶存在不能定量取用和不能防伪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定量取用和防伪的定量防伪色素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量防伪色素瓶,包括瓶身和瓶盖,所述瓶身顶部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内侧设置有防滑缓冲垫,所述瓶身左侧设置有容积刻度线,所述瓶身外壁设置有标签盒,所述瓶身右下角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外侧设置有活塞,所述瓶身底部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瓶盖上设置有盖体和防伪环,所述盖体顶部设置有垫片,所述盖体外侧设置有防滑齿,所述防伪环上设置有缺口和凹槽,所述缺口位于所述防伪环的外侧,所述防伪环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防盗条形码。
作为优选,所述标签盒与瓶身为一体式设置,使结构更加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万向轮为可折叠设置,在不需要万向轮滚动时,可以将万向轮折叠进槽体里,使其像普通色素瓶一样固定防止,当需要搬运时就可以使用万向轮滚动,搬运方便,使用快捷。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内侧设置有内螺纹,使其密封性更加好。
作为优选,所述垫片上设置有透光防水膜,有利于防止瓶子里的色素粘在垫片上。
作为优选,所述瓶身内壁设置有防粘层,色素就不会粘在瓶子里,这样就会使瓶子清洗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也不会造成色素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透光防水膜与垫片大小相同,可以完全膜盖住垫片。
作为优选,所述缺口的形状呈三角形、半圆形、U字形或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威伦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威伦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12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