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疗设备消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09993.1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朱航;杜文娟;金琴花;薛浩;王广义;陈韵岱;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A61L2/04;A61L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设备 消毒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医疗设备消毒系统。
背景技术
许多非一次性医疗设备如手术用器械等,在使用一次后,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才能够进行下一次使用,以保证病人的安全,避免交叉传染。目前,许多医疗器械都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清洗和杀毒,效率低下,且消毒不够彻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毒效率高、消毒彻底的医疗设备消毒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医疗设备消毒系统,包括消毒箱体、清水箱和消毒液箱,所述清水箱通过清水管与消毒箱体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清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消毒液箱通过消毒液管与消毒箱体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消毒液管上设置有进液阀;所述消毒箱体的侧面设置有开关门,顶部设置有通气门,内部设置有电加热器、紫外线发生器、温度计和盛料网,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排液管,所述第一排水管通向第一蓄水池,排液管通向一污水池,第二排水管通向第二蓄水池,所述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排液管上均设置有抽水泵;所述盛料网的下方设置有吹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盛料网水平设置且呈圆筒状,其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消毒箱体,所述转轴与一电机传动连接,盛料网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消毒箱体且端部设置有放料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蓄水池内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连接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与清水箱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一组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管与消毒液管的出口均设置有喷淋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消毒时,将待消毒的医疗器械放入消毒箱体中的盛料网,关闭消毒箱体的开关门和通气门,使其处于密封状态,先开启清水管上的进水阀门和第一排水管上的抽水泵,利用清水对医疗器械进行初步的清洗,冲掉上面的灰尘等杂质,清洗水排入第一蓄水池。清洗好后,关闭进水阀门和相应的抽水泵,开启消毒液管上的进液阀和排液管上的抽水泵,利用消毒液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杀死部分细菌和病毒,清洗液通过排液管排入污水池。当医疗器械的所有面上都经过消毒液清洗后,关闭进液阀和相应的抽水泵,启动电加热器,将消毒箱体内的温度升高,利用持续的高温消毒。最后,开启清水管上的进水阀门和第二排水管上的抽水泵,利用清水再次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清洗水排入第二蓄水池。在上述过程中,紫外线发生器保持开启状态,发出紫外线进行辅助杀毒,以提高消毒效果。消毒完成后,打开通气门,启动吹风机,将医疗器械风干即可。本系统,采用多种消毒,消毒效果好,且电气部分可通过PLC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消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医疗设备消毒系统,包括消毒箱体10、清水箱20和消毒液箱30,所述清水箱20通过清水管21与消毒箱体10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清水管21上设置有进水阀门22;所述消毒液箱30通过消毒液管31与消毒箱体10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消毒液管31上设置有进液阀32;所述消毒箱体10的侧面设置有开关门,顶部设置有通气门,内部设置有电加热器11、紫外线发生器12、温度计13和盛料网102,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14、第二排水管18和排液管15,所述第一排水管14通向第一蓄水池16,排液管15通向一污水池17,第二排水管18通向第二蓄水池19,所述第一排水管14、第二排水管18和排液管15上均设置有抽水泵101;所述盛料网102的下方设置有吹风机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099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