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充气式动静脉内瘘锻炼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95375.6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9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孙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32205 | 代理人: | 张旭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充气式 静脉 锻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装置,具体是一种循环充气式动静脉内瘘锻炼带。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动静脉内外科手术,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主要的手术方式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最常用。
病人完成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均需要对手腕进行锻炼达到与动脉连接的静脉管壁扩张及变厚,便于后续血液透析治疗,同时防止内瘘手术后静脉发生阻塞;但是目前的手腕锻炼方式需要医护人员定期对手腕部进行按摩及运动,无法独自完成内瘘手术后的手腕锻炼,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充气式动静脉内瘘锻炼带,无需他人辅助,可独自对内瘘手术后的手腕进行锻炼,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可有效节约医疗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循环充气式动静脉内瘘锻炼带,包括带体、软胶管、手动换向阀和气泵,所述带体与手腕接触一侧上设有充气部,所述充气部内设有至少两个充气槽,多个充气槽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充气部材质为弹性橡胶,所述带体两端设有粘扣带;软胶管的数量与充气槽数量相同,每个软胶管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一个充气槽的进气端;软胶管的另一端与手动换向阀连接,手动换向阀与气泵通过管路连接。
进一步,所述充气槽的数量为四个;采用四个充气槽能在不增加充气部体积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设置充气槽达到更好的按压按摩效果。
进一步,在充气部上设有凸起;增加凸起可对按压按摩起到更好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手动换向阀与气泵之间设有气体压力计;增设气体压力计,使用人可实时了解充气管路内的压力情况,从而便于使用人对更换充气槽进行充气的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带体、软胶管、手动换向阀和气泵相结合的方式,将本实用新型绑缚在内瘘手术的手腕处,使充气部与动静脉内瘘部位接触,通过粘扣带进行固定;使用时气泵开始启动,使用人通过另一只手控制手动换向阀,使气泵产生的气体泵入其中一个充气槽内,充气槽受气体压力会扩张,从而对动静脉内瘘部位进行按压按摩;完成后使用人控制手动多路换向阀换向使气体进入另一个充气槽,之前已充气的充气槽进行放气处理,恢复初始形态;如此往复循环;循环的顺序从远心端的充气槽依次充气到近心端的充气槽;这样使用人无需医疗人员辅助,可独自对内瘘手术后的手腕进行锻炼,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可有效节约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粘扣带,2、带体,3、充气槽,4、充气部,5、凸起,6、软胶管,7、手动换向阀,8、气泵,9、气体压力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体2、软胶管6、手动换向阀7和气泵8,所述带体2与手腕接触一侧上设有充气部4,所述充气部4内设有至少两个充气槽3,多个充气槽3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充气部4材质为弹性橡胶,所述带体2两端设有粘扣带1;软胶管6的数量与充气槽3数量相同,每个软胶管6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一个充气槽3的进气端;软胶管6的另一端与手动换向阀7连接,手动换向阀7与气泵8通过管路连接。
进一步,所述充气槽3的数量为四个。采用四个充气槽3能在不增加充气部4体积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设置充气槽3达到更好的按压按摩效果。
进一步,在充气部4上设有凸起5。增加凸起5可对按压按摩起到更好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手动换向阀7与气泵8之间设有气体压力计9。增设气体压力计9,使用人可实时了解充气管路内的压力情况,从而便于使用人对更换充气槽3进行充气的控制。
将本实用新型绑缚在内瘘手术的手腕处,使充气部4与动静脉内瘘部位接触,通过粘扣带1进行固定;使用时气泵8开始启动,使用人通过另一只手控制手动换向阀7,使气泵8产生的气体泵入其中一个充气槽3内,充气槽3受气体压力会扩张,从而对动静脉内瘘部位进行按压按摩;完成后使用人控制手动多路换向阀7换向使气体进入另一个充气槽3,之前已充气的充气槽3进行放气处理,恢复初始形态;如此往复循环;循环的顺序从远心端的充气槽3依次充气到近心端的充气槽3;这样使用人无需医疗人员辅助,可独自对内瘘手术后的手腕进行锻炼,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可有效节约医疗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未经徐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95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