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有配重的晃动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95345.5 | 申请日: | 201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1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1/06 | 分类号: | G01H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配重 晃动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传感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检测运动幅度的传感器,普遍采用的是限位开关。但,限位开关是用于检测两个物体的相对运动距离,并不能检测一个独立的物体的运动幅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配重的晃动传感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有配重的晃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活动电极,所述活动电极与一配重联动;
还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一固定电极,所述固定电极设置在所述活动电极的运动轨迹上。
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一轴孔,所述轴孔上设有一转轴;
所述转轴下方悬挂有所述配重;
通过上述设计,在支架产生运动时,因为配重的惯性存在,所以会相对于支架运动或晃动,进而促使活动电极相对支架运动,进而促使活动电极碰触固定电极或与固定电极分离,实现两个电极的导通或者断开。进而实现传感。
本专利中,只需要将设有配重的晃动传感器固定在一个被检测物体上,即可对独立的被检测物体的运动幅度进行检测。有别于传统的必须借助于其他物体,才能监测物体运动幅度的限位开关,或接近开关。
所述转轴为设有导电部分,所述转轴的导电部分与所述活动电极连接;所述转轴的导电部分设有信号线引出端。
通过信号线引出端,可以连接外部导线,进而传输出感应信号。因为信号线引出端设置在转轴上,所以不会因为外部导线的连接不同,而影响活动电极,进而影响传感效果。
进一步,所述轴孔内衬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有信号线引出端;所述转轴设有导电部分,所述活动电极连接所述转轴的导电部分;所述转轴的导电部分压在所述轴孔的导电体上。进而通过信号线引出端,连接外部导线,输出传感信号。
因为信号线引出端设置在所述轴孔内衬有导电体上,所以不会因为外部导线的连接不同而影响活动电极联动,进而影响传感效果。因为信号线引出端没有固定在转轴上,因此也不限定转轴的转动。
所述配重通过一杆部悬挂在所述转轴下方,所述杆部至少一段为导电部分,以所述导电部分作为所述活动电极。
所述杆部的中上部设有导电部分。以便于因为杠杆原理,对固定电极产生更大压力,产生良好的电学性能。
所述杆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为导体,所述活动电极与所述导体联通,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通孔,进而使活动电极与转轴联通。
或者,所述杆部设有位于所述转轴上方的部分,所述活动电极设置在位于所述转轴上方的部分上。以便于避开因配重而造成的遮挡。
所述杆部优选为金属杆。以简化结构,并保证强度。
进一步,所述转轴下方悬挂有一质量大于0.5克的杆体,以所述杆体作为所述配重;所述杆体至少一段为导电部分,以所述导电部分作为所述活动电极。以简化结构。
所述杆体的质量优选为大于2克。以保证良好的惯性。
所述杆体的质量优选为小于20克。以避免因惯性过大对系统造成破坏。
所述杆体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为导体,所述活动电极与所述导体联通,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通孔,进而使活动电极与转轴联通。
所述杆体不限于圆柱体或者立方体的样式。为长条的杆状即可。
所述杆体优选为金属杆体。进一步优选为不锈钢杆体。
另一种方案:
所述配重通过一柔性线体悬挂在所述转轴下方,所述柔性线体至少一段为导电部分,以所述导电部分作为所述活动电极。
所述柔性线体的中上部设有导电部分。以便于因为杠杆原理,对固定电极产生更大压力,产生良好的电学性能。
采用柔性线体,因为收到压力后容易发生形变,在与固定电极挤压时,可以产生更大的接触面积,使电阻更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柔性线体为金属线。以简化结构,并保证牢固度。
所述柔性线体优选为不锈钢丝。以简化结构,并保证牢固度。
所述固定电极设置在支架上,并位于所述活动电极的前方或后方至少一方。在活动电极围绕转轴活动是,碰触或者远离固定电极。
进一步,所述设置有两个固定电极,两个固定电极分别位于所述活动电极的前方和后方。可以有效检测两个方向的运动幅度。
前后两个固定电极导通。无论碰触哪个固定电极,均输出同样的信号。
所述固定电极为固定在支架上的金属线。金属线具有柔性,受到压力后可以产生形变,增大与活动电极的接触面积,减小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953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