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93060.8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8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冬宇;孙百宁;李博;刘烨;范长喜;高彦波;徐志;佟镇;高声远;王影;于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新科生态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改善 水体 污染 治理 生态 沟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具体说是一种生态沟渠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硬质屋面、路面的雨水径流、生活污水、农用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及畜禽粪便污染,随着降水或灌溉过程,对受纳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面源来水带来的过量氮、磷等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
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明确,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的责任主体,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指导地方落实并提出目标:2017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编制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目标、原则、工作流程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对城市黑臭水体的识别、分级、整治方案编制方法以及整治技术的选择和效果评估、政策机制保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明确了具体治理黑臭水体的技术,主要包括控源截污技术、内源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其它治理措施。控源截污技术主要包括截污纳管和面源污染控制两项技术,生态沟渠是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的一种,在工程中主要应用是水体面源污染的处理净化。
专利CN102094407A(农田径流污染生态拦截沟渠)中公开了一种农田径流污染生态拦截沟渠,沟渠的横断面为梯形,沟渠的两壁和底部采用其上分布有多个长方形孔的混凝土板材硬质化,并在孔中种植对氮磷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沟渠中设有若干节制闸,沟渠的底部设有若干呈S形排列、四壁布满孔、内充对氮磷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的过滤箱,并在过滤箱中种植对氮磷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田径流污染生态拦截沟渠,一是能有效拦截农田排水中的氮磷,拦截率分别达50%和60%以上;二是能有效拦截农田排水中的悬浮物,拦截率达到95%以上;三是能充分利用原有农田排水沟渠,解决了生态工程占用较多耕地的问题;以上研究,结构复杂,应用投入成本较高,推广难度大。
综上可知,针对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情况,如何有效的利用生态沟渠技术措施,对面源污染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对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实际应用中需解决的问题如下:
(1)生态沟渠简单高效性、易于维护、占地少问题。
(2)生态沟渠内吸附填料选择问题,通过改善吸附填料附着微生物能力,增强水质改善能力。
(3)生态沟渠内,拦截杂质方便清除问题。
(4)生态沟渠内,水利条件及污水停留时间问题。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高效,易于维护,占地少,投入成本低,使用范围广,填充吸附填料可重复回收利用的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
本实用新型用于改善受纳水体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沟渠系统,包括在面源来水流经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用于沉淀面源来水携带的泥沙等固体物质的沉淀池、用于去除面源来水中部分污染物质的生态净化区,所述沉淀池上方设有用于拦截水中悬浮物的提篮格栅装置,面源来水进过提篮格栅装置之后进入沉淀 池,沉淀池与生态净化区之间通过砖砌结构的配水花墙连接,配水花墙上设有确保水力条件的预留孔洞,所述生态净化区内填充有作为微生物载体的生物吸附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提篮格栅装置包括由4个面积为0.25m2的正方形立面、1个面积为0.25m2的正方形底面,共5个栅拦面拼接组成的正方体提篮结构,所述正方体提篮结构的顶面敞开,所述正方体提篮结构的两侧立面分别各自设置有一用于提出清掏的弧形把手,在所述正方体提篮结构其中一个立面上设置两个直角挂钩,所述直角挂钩伸出格栅正方体提篮结构200mm后向下弯90°延伸250mm,挂在沉淀池水池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新科生态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岭南新科生态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930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以及像素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