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鱼盘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90473.0 | 申请日: | 201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6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鹏 |
主分类号: | A47J36/20 | 分类号: | A47J36/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鱼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蒸锅上的蒸鱼盘,属于烹饪器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蒸鱼是人们喜爱的家常菜之一,其制作方式多是将处理好的鱼放在盘子中,再放入到蒸锅内,但是由于鱼的长度大于盘子和蒸锅锅口,因而无法将完整的一条鱼放入到盘子和蒸锅内,从而给蒸鱼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蒸锅上的蒸鱼盘,该蒸鱼盘能直接放在蒸锅上,解决了由于鱼的长度大于蒸锅锅口,而导致的无法将鱼放入锅内的问题,给蒸鱼带来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蒸锅上的蒸鱼盘,包括主载鱼区和至少一个副载鱼区,所述主载鱼区与所述蒸锅相适配,所述副载鱼区设置在所述主载鱼区的一侧,所述主载鱼区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较佳的,所述的用于蒸锅上的蒸鱼盘包括:至少在所述蒸鱼盘的主载鱼区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撑鱼的支撑凸筋。
较佳的,所述的用于蒸锅上的蒸鱼盘包括:所述蒸鱼盘主载鱼区的下表面设置有与锅口相适配的凹槽,当蒸鱼时,所述蒸锅锅口伸入到所述蒸鱼盘的凹槽内,所述蒸鱼盘放在锅口上。
较佳的,所述的用于蒸锅上的蒸鱼盘包括:在所述蒸鱼盘主载鱼区的下表面设置有凸块,在所述凸块上设置有与锅口相适配的凹槽,当蒸鱼时,所述蒸锅锅口伸入到所述凹槽内,所述蒸鱼盘放在锅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蒸鱼盘的主载鱼区和副载鱼区能将蒸鱼盘直接放在蒸锅上,锅内蒸气通过蒸鱼盘上的通气孔进入到蒸鱼盘内,蒸鱼盘主载鱼区上表面的支撑凸筋将鱼支撑起来,离开蒸鱼盘主载鱼区的上表面,加快了蒸鱼速度,给蒸鱼带来了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蒸锅上的蒸鱼盘,包括主载鱼区和至少一个副载鱼区,所述主载鱼区与所述蒸锅相适配,所述副载鱼区设置在所述主载鱼区的一侧,所述主载鱼区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蒸鱼盘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蒸鱼盘为椭圆形与鱼的外形相似,利用所述的蒸鱼盘能将完整的一条鱼放在盘子中,蒸鱼盘上的支撑凸筋将鱼支撑起来,锅内蒸气通过蒸鱼盘上的通气孔进入到蒸鱼盘内,利用蒸鱼盘与蒸锅相适配的盘体部分,将蒸鱼盘直接放在蒸锅上,加快了蒸鱼速度,给蒸鱼带来了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盘盖的蒸鱼盘,所述蒸鱼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用于蒸锅上的蒸鱼盘,包括:主载鱼区和至少一个副载鱼区,所述主载鱼区与所述蒸锅相适配,所述副载鱼区设置在所述主载鱼区的一侧,所述主载鱼区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较佳的,所述带有盘盖的蒸鱼盘包括:所述蒸鱼盘的副载鱼区上表面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于主载鱼区两侧的凸块,所述盘盖与所述蒸鱼盘的接触部分落在定位结构与副载鱼区的边缘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蒸鱼盘的主载鱼区和副载鱼区能将蒸鱼盘直接放在蒸锅上,锅内蒸气通过蒸鱼盘上的通气孔进入到蒸鱼盘内,蒸鱼盘主载鱼区上的支撑凸筋将鱼支撑起来,使鱼离开蒸鱼盘主载鱼区的上表面,蒸鱼盘的盘盖保证了盘内的蒸气不外漏,加快了蒸鱼速度,给蒸鱼带来方便。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鱼锅,包括锅体、蒸鱼盘和与蒸鱼盘盘口相配应的盘盖,所述蒸鱼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用于蒸锅上的蒸鱼盘,包括:主载鱼区和至少一个副载鱼区,所述主载鱼区与所述蒸锅相适配,所述副载鱼区设置在所述主载鱼区的一侧,所述主载鱼区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蒸鱼盘的主载鱼区和副载鱼区能将蒸鱼盘直接放在蒸锅上,利用蒸锅锅口与蒸鱼盘主载鱼区下表面的凹槽或者凸块相配合,使得蒸鱼盘在蒸锅上更加的稳固,通过蒸鱼盘上的通气孔,锅内的蒸气进入到蒸鱼盘内,蒸鱼盘载鱼区的支撑凸筋将鱼支撑起来,离开蒸鱼盘载鱼区的上表面,加快了蒸鱼速度,为蒸鱼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蒸鱼盘第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蒸鱼盘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鹏,未经林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90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网关控制器
- 下一篇:便携式车载无线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