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兼容的微波消融针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89923.4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8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燕;周玉福;邱本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A61B5/0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共振 兼容 微波 消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共振兼容的微波消融针,适用于在核磁共振环境下的肿瘤消融治疗。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与医学的进步,微波肿瘤消融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微波消融术是一种介入辐射治疗肿瘤的手段,将微波消融针(发射天线)介入人体肿瘤组织,由其针头持续辐射出微波能,使得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相互摩擦即刻产生热效应,在组织内形成稳定的类球形热场,中心温度大于100℃,边缘温度大于60℃,组织内的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不可逆的坏死,达到肿瘤消融的目的。 微波消融治疗肿瘤安全性高、对人体创伤小、高效、热凝固彻底、可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所以越来越受到医生们的推崇。目前商用微波系统为915Mhz和2.45Ghz微波频率,微波消融针作为消融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了肿瘤消融的范围、形状和消融效率等关键指标。
然而,现有的微波消融针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微波消融术属于成像引导下的微创手术,现有的微波消融针由于在材料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应用于CT和超声环境下,不能用于磁共振环境下。
2.现有微波消融针的针头发射结构是通过和针管内部的同轴线缆的内导体丝焊接而固定,不够牢固,容易在医生手术过程中脱落,对病人造成极大的伤害。
3.现有微波消融针的水冷循环结构复杂,增加加工组装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共振兼容、针头和内导体丝一体化且冷却结构简单的微波消融针。
一种磁共振兼容微波消融针,包括:一体化的针头、内导丝、中间绝缘套、针管、滑动螺纹管、圆环形挡片、外层绝缘皮、针柄、白色透明蓄水盒、引水管、同轴电缆接头。所述一体化的针头和内导丝嵌套在中间绝缘套中,针头和中间绝缘套前端接触面使用医用UV胶粘结固定;中间绝缘套再嵌套在针管中,中间绝缘套前端和针管接触面使用医用UV胶粘结固定;圆环形挡片固定于针管尾部;滑动螺纹管套入针管中,圆环形挡片用于抵挡滑动螺纹管;针管再嵌套在外层绝缘皮中,外层绝缘皮使用医用UV胶固定在针柄前端上;针柄前端为白色透明蓄水盒,引水管嵌入在针柄中;在针柄尾部铜制的同轴电缆接头与针管尾部焊接,滑动螺纹管与同轴电缆接头内螺纹配合,固定接头。
所述一体化的针头和内导丝中,针头长度为4mm-12mm,直径为1.8mm-2.2mm,内导丝长度为191mm-199mm,直径为0.5mm-0.6mm。
所述中间绝缘套长度短于内导丝长度为188mm-196mm,内径略大于内导丝直径为0.55mm-0.65mm,前端2mm的外径与针头直径相同为1.8mm-2.2mm,后端外径略小于针管内径为1.61mm-1.95mm。
所述针管长度短于中间绝缘套2mm为186mm-194mm,内径略大于中间绝缘套后端外径为1.66mm-1.99mm,外径与针头直径相同为1.8mm-2.2mm,保证针头、中间绝缘套前端、针管外表面三者在一个面上。
所述圆环形挡片内径略大于针管外径为1.9mm-2.3mm,外径为3mm-4mm,宽度为1mm-3mm。
所述滑动螺纹管为M5螺纹,孔内径略大于针管外径为1.9mmm-2.3mmm,宽度为4mm-6mm。
所述外绝缘皮长度为137mm-145mm,厚度为0.05mm-0.1mm,内径略大于针管外径为1.85mm-2.25mm。
所述内导丝的直径与针管的内径根据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公式计算得出,保证特性阻抗为50Ω。
所述中间绝缘套尾部横截面与针管尾部横截面在一平面上,内导丝高于中间绝缘套和针管尾部横截面,多出2mm-3mm,在针柄尾部内导丝、中间绝缘套和针管尾部横截面与同轴电缆接头焊接,并通过滑动螺纹管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共振兼容穿刺针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体化的针头和内导丝中的针头喷涂耐高温特氟龙,内导丝表面和横截面镀银;所述一体化针头和内导丝为磁共振兼容钛合金材料;
(2)、将一体化的针头和内导丝嵌套在中间绝缘套中,针头和中间绝缘套前端接触面分别涂抹医用UV胶,并用紫外灯照射进行干燥粘结;所述中间绝缘套为聚四氟乙烯材料;
(3)、将针管内表面和尾部横截面镀银,镀银厚度稍大于针管的趋肤深度,将中间绝缘套嵌套在针管中,中间绝缘套前端和针管接触面分别涂抹医用UV胶,并用紫外灯照射进行干燥粘结;所述针管为磁共振兼容钛合金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89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胫腓螺钉置入瞄准器
- 下一篇:鼻腔口腔手术专用面膜式手术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