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纸箱O型瓦楞纸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74610.1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7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查方进;吴小峰;程荣江;徐燕;宋国杰;钱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松瓦楞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F1/20 | 分类号: | B31F1/20;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箱 瓦楞纸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纸生产装置,具体为一种纸箱O型瓦楞纸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瓦楞是近年来国外兴起的—种新型瓦楞纸板,如F、N、G型等。微型瓦楞纸板已被视为未来瓦楞纸板包材市场的主流,因为它具有瓦楞纸板及硬纸板较佳的物理特性和印刷品质的双重效果。以欧美市场为例,美国、瑞典、德国等国的企业随着对瓦楞楞型微型化的深入研究,将传统的A、B、C、E等楞型扩展到F楞(楞高0.75mm),G楞(0.50mm),N楞(楞高0.46mm)总产值约占瓦楞纸板的8%。微型瓦楞纸板将会逐渐取代硬纸板,如包裹箱、冷冻食品盒及重型工业箱等,尤其是超过400g/m2的纸盒将会被超薄楞所取代。可以说,在小家电、五金工具、电脑软件、生活器皿、玩具、快餐等彩盒包装上,微型瓦楞设计将掀起一个热潮。目前,以微型瓦楞纸板取代利用彩印贴合的E楞纸已是趋势,大量的包装用户使用硬纸板装箱,而很多大公司已经开始改用G楞板来装箱。
据有关资料显示,超薄型瓦楞纸板市场每年将会以20%的惊人速度增长。微型瓦楞包装结构比传统的折叠纸盒更为坚固,这样,微型瓦楞纸板盒既安全牢固,重量又轻,节约成本。而且微型瓦楞纸板印刷效果好,可适合各种精度要求高的印刷方式,尤其适合胶印。也就是说,在过去,传统楞型的瓦楞纸板只可在凹版机上印刷,无法直接胶印精美如照片般高清晰度的图案(因受压变形会破坏纸板的强度、大大影响印刷的精度和稳定性、极易造成纸板跑偏、薄厚不均、影响印刷速度的同步性致使图案模糊,造成极大的不必要的浪费,这已是行业内多年实验达成的共识),如果想得到如硬纸板胶印的效果,只能增加一道工序:把预先印好的面纸贴到缺少一层面纸的露楞纸板面上(又称四/六层瓦楞纸板),才可实现这种效果。为此,行业内也研制出相应增加的单机:专门的相关瓦线辅助设备-贴面机来实现这一功能;而这种新型的微型瓦楞纸板,直接在胶印机上印刷, 由于其上述特性,不会因坑纹受压变形而降低或破坏纸板的强度。这在盛行节约和对印刷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无疑是非常理想的。同时,就瓦楞纸板自身而言,在使用同样的纸张和同样的压力情况下,节距越小,楞高越低,纸板的平面压力和平行压力的承压强度越高,这两种压力正是小型纸盒包装运输的主要受力源。而目前市面上微楞纸板厚度都大于0.4mm,这样对于哪些要求更低厚度的包装纸盒如香烟盒、食品盒等仍然只能用硬纸板盒,因此开发一种瓦楞辊的齿形结构,生产出楞高低于0.4mm,印刷性能不低于硬纸板的微楞纸板,成了瓦楞辊制造企业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且市场上,一般的瓦楞纸生产设备过于复杂,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制造商的前期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传统瓦楞纸生产设备过于复杂,且设备过于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纸箱O型瓦楞纸生产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箱O型瓦楞纸生产装置,包括第一机箱、第二机箱、第三机箱和操作台,所述第一机箱的内部设有第一瓦楞辊,所述第一瓦楞辊的两侧通过固定件与连接片的开槽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一机箱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瓦楞辊的一侧设有带盘,所述带盘通过传动带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与第一机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底部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一端与进气罩连接,所述气泵的另一端与风道连接,所述风道的中部设有滤芯,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机箱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机箱的内部设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的一侧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第一瓦楞辊底部操作台的内部设有第二瓦楞辊,所述第二瓦楞辊的两侧通过固定件与连接片的开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瓦楞辊的一侧设有带盘,所述带盘通过传动带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瓦楞辊的一端置于第三机箱的内部,所述第三机箱的一侧与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机箱的另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上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操作台一端的上部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表面设有金属感应器,所述第一输送带与第三机箱一侧的第三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操作台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操作台底端的第四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电机一侧的操 作台底端设有电源插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的底部的两侧依次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瓦楞辊和第二瓦楞辊的瓦楞辊齿高为0.2~0.3mm,齿顶圆半径为:0.25~0.3mm,齿底圆半径为:0.5~0.6mm,节距为:1.2~1.3mm,齿顶圆弧与齿底圆弧通过外公切圆弧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表面涂有耐热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松瓦楞辊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松瓦楞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74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