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除燃煤机组烟道气中SO3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63514.7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1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孙路长;汪洋;胡永锋;沈煜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86;B01D53/5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除 燃煤 机组 烟道 so3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污染物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除燃煤机组烟道气中SO3的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有大量的SO2和SO3生成。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威胁到电厂运行安全。其中,SO3的排放形成酸雨,SO3形成亚微米级的H2SO4酸雾,通过烟囱排放,进而形成二次颗粒硫酸盐,这也是大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SO3含量过高,会使得烟气酸露点降低,烟气酸性加大,引起燃煤电站中的设备腐蚀。现有脱除技术中,所用吸收剂与SO3化学计量比值高,吸收剂利用率低,且吸收后形成的硫酸盐会污堵反应器催化剂表面及孔道,导致催化剂失活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也会堵塞排风口,使其阻力大增,严重的会使引风机过载停运从而导致停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燃煤电站SO3的排放,吸收剂利用率高,减少堵塞催化剂表面及孔道和设备的排风道危险,脱除SO3效率高的脱除装置和脱除方法。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脱除燃煤机组烟道气中SO3的装置,包括:碱液生成装置,分配装置,喷射装置;其中,所述分配装置的碱液入口与所述碱液生成装置的碱液出口连接,所述分配装置的碱液出口与所述喷射装置连接,所述喷射装置的第一喷射口设置在反应器烟道入口上,所述喷射装置的第一喷射口设置在反应器烟道入口上的喷氨格栅前。
进一步地,所述喷射装置还包括第二喷射口,所述第二喷射口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出口烟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分配装置包括包括第一分配装置和第二分配装置,所述喷射装置包括第一喷射装置和第二喷射装置,所述第一喷射装置与所述第一分配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喷射装置与所述第二分配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喷射装置具有所述第一喷射口;所述第二喷射装置的第二喷射口设置在反应器出口烟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碱液生成装置包括拆袋装置、与所述拆袋装置连接的输送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连接的溶解装置、与所述溶解装置连接的碱液储存装置、与所述碱液储存装置连接的稀释装置、与所述稀释装置连接的计量装置、与所述溶解装置和所述稀释装置连接的供水装置;所述计量装置对碱液进行计量,并将碱液供给所述分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碱液储存装置中设有蒸汽伴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溶解装置中设有蒸汽加热装置和搅拌器;所述溶解装置为溶解池和或溶解罐。
进一步地,所述喷射装置为多孔式双流体喷枪。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混合装置,所述第一混合装置设置在所述反应器烟道入口上,所述第一混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喷射口和所述喷氨格栅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混合装置,所述第二混合装置设置在反应器出口烟道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和保护风供应装置,所述保护风供应装置连接到所述分配装置,所述压缩空气供应装置连接到所述分配装置,所述分配装置将碱液、保护风和压缩空气传递给所述喷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脱除燃煤机组烟道气中SO3的装置,采用钠基碱性吸收剂,将其制成液碱并均匀喷射到脱硝反应器入口和或出口烟道中,该方法能够保证碱吸收剂的溶解、稀释、计量、喷射及与烟气的均匀混合,从而能在保证高的SO3脱除效率前提下,真正地降低吸收剂耗量,降低系统运行成本,使其具有实用性。该方法能够有效脱除SO3,解决SO3对催化剂、空预器的污堵,减轻其对后续设备及烟道的腐蚀,消除蓝烟现象。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除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脱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脱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脱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63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料废气洗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硫的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