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代考考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57126.8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1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英;魏绍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陈良英;魏绍宁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51126 | 代理人: | 王岗,陈亚石 |
地址: | 62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代考 考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考试系统,尤其是一种防代考考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考试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保证考试的公平是考试组织部门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现有的技术当中,都采用人工核对身份证、准考证、参考人等信息完成身份审核的。但由于现在医疗的发达,以及身份证上的照片可能是几年前的照片,身材样貌的变化,对肉眼辨别容易存在出入。尤其是双胞胎之间代考无法发现。设计一种能过快速准确辨别考生身份的系统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种防代考考试系统设备,其主要用于解决现在大型考试中,存在人员代考,监考员核实身份慢,核实准确度不够高,容易出现相貌相似代考不好发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防代考考试系统,包括:控制器、手动输入键盘、屏蔽仪、信号测定装置、热传感器、身份证识别器、显示屏、人脸识别器以及指纹识别器;所述的手动输入键盘、屏蔽仪、信号测定装置、热传感器、身份证识别器、显示屏、人脸识别器和指纹识别器直接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连接在电脑上。在考试之间将考生的照片、脸部信息、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预先录入系统中。考试时,考生将手指放在指纹识别器上,热传感器感知到来自手指的热量后将信号传回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指纹识别器将指纹输入。同时将身份证放置在身份证识别器上输入身份证信息,电脑将身份证信息与指纹信息,考生信息做对比,匹配成功则通过。这个过程就防止了他人采用指模录入指纹的情况。
当考生忘带身份证时,可以采用人脸识别器录入信息和指纹识别器录入,人脸识别器将录入的人脸信息、指纹信息与考生信息对比,匹配成功则完成录入,检测通过。这可以避免因身份证遗失,无法证明的情况。
当身份证识别器和人脸识别器都无法使用时,考生有遗失身份证,可以直接通过手动输入键盘输入身份证号,直接在显示屏上显示照片身份证号信息,同时将指纹锁对应的考生信息对比,成功则通过。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信号测定装置的测定范围与手机信号频率范围相匹配。信号测定装置与屏蔽仪的配合可以防止考生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作弊,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显示屏采用液晶制成。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控制器采用PLC。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防代考考试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优点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指纹识别器、热传感器、身份证识别器特征,指纹识别器和热传感器的配合可以防止他人采用考生的“指模”蒙混过关;身份证识别器与指纹识别器、热传感器的配合可以防止双胞胎之间替考的发生。
优点二: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附加人脸识别器特征,考生忘带身份证时,可以采用人脸识别器录入信息和指纹识别器录入,在保证考生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可以解决考生因身份证遗失的情况下,仍能快速完成身份验证进行考试;
优点三: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附加手动输入键盘、显示屏特征,当身份证识别器和人脸识别器都无法使用时,可以直接通过手动输入键盘输入身份证号,直接在显示屏上显示照片身份证号信息,同时将指纹锁对应的考生信息对比,成功则通过。
优点四: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附加屏蔽仪、信号测定装置特征,信号测定装置与屏蔽仪的配合可以防止考生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作弊,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相互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控制器1;电脑2;身份证识别器3;显示屏4;人脸识别器5;指纹识别器6;手动输入键盘7;屏蔽仪8;信号测定装置9;热传感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陈良英;魏绍宁,未经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陈良英;魏绍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571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教学管理系统
- 下一篇:可视化数字校园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