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排气止水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53028.7 | 申请日: | 201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6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江创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创葵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F16K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4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排气 止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排气止水阀。
背景技术
植物种植的浇水工作是养护工作人员每天必做的事情。如果不按时淋水,就会影响植物生长,甚至会枯萎。每天浇淋植物是费时、费力且费工夫的长期工作;特别是当前工人难请、难管、且工人工资很高,给种植行业增加很高的成本,增加种植风险,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将不利于种植业和农业的发展。
目前,农业种植植物的供水浇灌大致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浇灌、喷头喷淋等,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也浪费水,不能准确的确定浇水量,且浇出的水大都在泥土表面,没有能够渗透到植物所需要的土壤里;另外,很多水因浇淋时水力过急而流出泥外,因此,现有作业方式浇灌养护植物用水是不均衡的,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植物生长不理想。
虽然,现在已经有人使用了简单的自动浇水设备,但目前在使用的自动浇水设备普遍存在以下缺点:浇水量不容易控制,不均匀,水流太急,只淋土壤表面,大部分的水都流失掉,真正被植物吸收的水不到浇水量的20%;现有设备由于无法按需要控制供水,导致供水时多时少,离水源近的地方水太多,离水源远的地方不够水,浇水分配不均匀,且浪费严重,有些植物过量浇水导致根部被泡坏,使植物枯萎;而水尾部因供水不足,导致植物缺水干枯。另外因管道为密封系统,供水时,管内空气无法排出,导致浇淋系统内产生气阻,造成供水不畅通,或者当水压过大时,导致水管爆裂,造成无法正常养护植物,因此,排去水管里的多余空气,是整个供水过程的安全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可靠、科学合理解决了供水过程遇到的气阻问题的自动排气止水阀,把水管里的多余空气在水的推动下排出管外,使供水过程顺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排气止水阀,包括一个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浮子,所述壳体设置有连接口和在上部的排气口,所述浮子上设置有浮顶起后可堵塞所述排气口的塞柱。空气或者液体通过与水管的连接口进入壳体内腔,浮子在空气或者液体冲击力或者浮力作用下,向上浮起,浮子上端的塞柱顶向排气口,使排气口完全密封,达到了止水加水压的目的。
所述浮子包括可以具有锥形体的浮子体和与浮子体上锥形体连接的塞柱。
所述浮子体下可以设置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浮子体下端连接。
所述底盖下部设置有向内(浮子体内部)凹的凹陷部。
所述浮子体外侧壁可以设置有凸条,用于使浮子与壳体内部保持有自由活动的间距,保证浮子体在垂直上下浮动时不发生偏差。
所述塞柱的外侧壁设置有凸条,用于使塞柱侧壁与排气口内壁之间有一定间距作为出气道,使供水管内的空气由气道外流,同时保证浮子能上下垂直浮动。
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帽体,所述帽体上设置排气口,所述帽体连接于所述主体上。
在所述主体内腔下部设置有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浮子。
所述主体上设置连接部,用于连接支撑杆。
所述连接部可以是插槽。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壳体内腔的浮子的上下活动,把水管里的空气在水的推动下从排气口排出,当空气排完后,水把浮子顶上,与上面的锥形结合,从而关闭空气口,阻止水从空气口溢出,达到了止水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用于供水系统供水过程排除管道里面多余的空气和堵住液体向外溢流;在绿化浇灌管道系统中,根据供水浇淋植物的数量、面积和供水的长度,最少设置一个,可以在输水的过程排放空气,使浇灌供水系统顺畅无气阻现象,配合浇水装置使用,对植物供水更加均匀、高效、节水、节时,节约和高效,可以根据植物土壤的需求随意调节湿度、保证植物健康茂盛生长、每一滴水都可渗透到土壤里供植物吸收,做到不浪费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排气止水阀中浮子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排气止水阀中壳体主体部分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排气止水阀中帽体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排气止水阀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排气止水阀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创葵,未经江创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53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