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缸套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34622.1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8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发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武平县宇田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1 | 代理人: | 程昭春 |
地址: | 36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缸套。
背景技术
气缸的结构已为公知,其形式大致有三种:无气缸套式气缸、湿式气缸和干式气缸。
无气缸套式气缸的机体即不镶嵌任何气缸套的机体,在机体上直接加工出气缸,优点是可以缩短气缸中心距,使机体尺寸和质量减小。但成本较高。
湿式气缸的气缸套外周面与冷却液直接接触,完全通过缸套隔离冷却液和气缸工作室,利用上下定位环带实现径向定位,轴向定位靠气缸套上部凸缘与机体顶部相应的支承面配合实现。湿式气缸套的优点是在气缸体上没有封闭的水套,容易铸造,湿式气缸套通常壁厚可做到5-8mm,在传热好、冷却效果也较好、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基础上,也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修理方便,不必将发动机从汽车上拆下就可更换气缸套。缺点是整体刚度差,容易漏水。
干式气缸的气缸套不与冷却液接触,壁厚为2-3mm,外表面和气缸套座承孔内表面均须精加工,以保证必要的位型精度和便于拆装。为了获得与缸体间足够的实际接触面积,保证缸套的散热和定位,缸套的外表面和与其配合的气缸座承孔的内表面都有一定的加工精度,二者一般采用过盈配合。干式气缸套的优点是机体刚度大,气缸中心距小,质量轻,加工工艺简单。缺点是传热较差,温度分布不均匀,容易发生局部形变。
湿式气缸和干式气缸的应用较广泛,但是无论湿式气缸还是干式气缸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存在散热不良和强度不足的情况,尤其是湿式气缸的气缸套的外周面散热部位不具有辅助支撑装置,气缸套在受到气缸活塞往复运动的接触压力及高温燃烧气体的膨胀压力等作用时极易发生变形,从而出现气缸活塞运动精度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甚至严重变形而导致无法工作的情况,严重影响正常使用,实用性有待提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壁层强度高且均匀,不易变形,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而且散热性能显著提高,实用性强的缸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缸套,包括缸套本体,所述缸套本体外周紧密套设有散热壁层,所述散热壁层与缸套座的冷却液容腔接触并与缸套座连接在一起;所述散热壁层的外周面在形成有两个由上至下环绕散热壁层的螺旋状的支撑散热片;两个所述支撑散热片的上端处于同一高度,且处于所述散热壁层的外周面的同一圆弧上同一直径的两端,两个所述支撑散热片的下端处于同一高度,且处于所述散热壁层的外周面的同一圆弧上同一直径的两端;两个所述支撑散热片由上至下环绕方向和倾角始终相同。
所述支撑散热片的厚度为0.5-4mm。
所述支撑散热片的根部与所述散热壁层的连接处由圆倒角过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缸套,突破传统发动机缸套的构造形式,缸套本体外周紧密套设有散热壁层,螺旋状的支撑散热片首先可对散热壁层有箍住的状态,对散热壁层进行加固,避免较薄的散热壁层发生变形,尤其是当缸套本体受到气缸活塞往复运动的接触压力及高温燃烧气体的膨胀压力等作用而传递给散热壁层时可避免散热壁层发生变形,进而散热壁层可支撑缸套本体,避免缸套本体发生变形,从而防止气缸活塞运动精度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甚至严重变形而无法工作的情况发生;而且支撑散热片可显著增大散热壁层外周面的表面积,扩大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增强散热壁层的散热性能,大大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进一步地,两个支撑散热片均匀分布,可使散热壁层的外周面受到均匀的加固支撑,可使散热壁层整体强度更高且更加均匀,同时具有更加均匀的散热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缸套,其散热壁层强度高且均匀,不易变形,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而且散热性能显著提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散热壁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散热壁层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缸套本体
111-支撑散热片 1111-第一支撑散热片
1112-第二支撑散热片
2-缸套座 21-容腔
11-散热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缸套,如图1-3所示,包括缸套本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武平县宇田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武平县宇田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34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