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褐煤烘干提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31510.0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3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巩克忠;蒋咏晖;郝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松灵电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9/08 | 分类号: | C10L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煤 烘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褐煤烘干提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煤烘干提质系统。
背景技术
褐煤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含量较多的煤种,它的特点是形成时间较短,煤化程度低,含有较高的水分,挥发物含量高,易风化自燃,相对烟煤等热值较低,褐煤现阶段利用的特点如同鸡肋,利用程度很低。我国褐煤储量很大,约为2000亿吨以上。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变化,褐煤在未来的利用比例会越来越高。但是根据褐煤水分高的的特性,锅炉直接燃烧或搀烧都会浪费大量的能量,长时间堆放容易自燃,因此为了高效安全的利用褐煤,国内外很多机构对褐煤的烘干、提质做了很多研究,并且有很多项目进行了尝试,但是到目前为止,褐煤的烘干提质效率并不是太理想。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滚筒烘干方式,褐煤进入滚筒,在滚筒的滚动下,褐煤从进料端被推送到出料端,推送过程褐煤与滚筒进行热交换,最终实现褐煤烘干并提质的过程。这种方法的不利因素有:1、滚筒密封是不易解决的难点,滚筒在旋转时,动静结合处产生的密封不易处理,进出口的密封也需要处理;2、滚筒为动态结构,需要打的回转机构支撑,要求对滚筒的机械制造要求极高;3、滚筒为大结构,制造运输极不方便;4、因为密封原因造成滚筒内部易进入空气,与烘干的褐煤容易燃烧爆炸。5、旋转动态结构易造成大量的粉尘需要尾部处理,工作量大,消耗高。6、滚筒结构消耗热能大,蒸发的蒸汽造成浪费,等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褐煤烘干提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褐煤烘干提质系统,包括:
具有换热功能的第一料仓、第二料仓、第三料仓、第四料仓以及可向四个所述料仓提供换热介质以换热的换热装置;四个所述料仓的出料口设有成品输料机、进料口侧设有进料输送机;四个所述料仓分别具有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四个所述料仓的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分别连接介质流向切换控制管路,通过控制所述介质流向切换控制管路上相应的切换阀的开或关可改变换热介质在四个所述料仓中的流向,从而可使四个所述料仓在预热仓、烘干仓、提质仓、卸料仓四种料仓功能中切换而分别执行其中一种料仓功能,且换热介质是在卸料仓隔离后按提质仓-烘干仓-预热仓的方法顺序流动并流回换热装置的。
所述介质流向切换控制管路包括第一环形管路与第二环形管路,所述第一料仓的介质入口通过第一管与第一环形管路、第二环形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环形管路的连通处连接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管路相通后与低温介质排出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料仓的介质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第一环形管路相通且有第四管路的一端与该第三通路与第一环形管路的连通处连通,该第四管路的另一端与连接第二料仓的介质入口的第五管路在与第一环形管路的连通处相连通,第二料仓的介质出口通过第六管路与第一环形管路、第二环形管路相连通;第三料仓的介质入口通过第七管路与第一环形管路相连通、介质出口通过第八管路与第一环形管路、第二环形管路相通,且该第八管路的与第二环形管路的连通处连通第九管路,该第九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管路相连通,第四料仓的介质入口通过第十管路连接第一环形管并通过第十一管路与第一环形管路、第二环形管路连通;高温介质输入管与第十二管路连通,该第十二管路分别第一环形管路、第二环形管路在四个位置处连接并相连通。
所述第二环形管路的直径小于第一环形管路的直径。
所述料仓内设有换热管。
所述料仓的仓体由换热装置制作而形成,与所述换热管相通。
本实用新型根据褐煤的物理特性和干燥提质特性,使用静态结构,梯级处理方式,解决了褐煤干燥过程的密封问题,系统设备制造简单,要求低,干燥提质过程容易控制,能量循环,消耗能量大大减少,过程为密封结构,保证干燥过程中的安全运行,因为基本为静态结构,干燥提质过程产生很少量的粉尘,有利于环境保护,褐煤中的水分经蒸发后冷却,水分得到利用,干燥过程温度容易控制,工作温度恒定,有利于褐煤的深度提质。
附图说明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褐煤烘干提质的工艺路线示意图;
图2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褐煤烘干提质系统的示意图;
图3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褐煤烘干提质系统平面布置图;
图4出示了本实用新型在料仓1担当卸料仓时介质流通示意图;
图5出示了本实用新型在料仓2相当于卸料仓时介质流通示意图;
图6出示了本实用新型在料仓3相当于卸料仓时介质流通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松灵电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松灵电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31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炭活化的系统
- 下一篇:全自动洗衣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