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95186.1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2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健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9 | 代理人: | 朱思全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间 人数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
【背景技术】
因为现有的传感器均无法探测静止不动的人,以及有探测盲区,探测盲区范围内有人没人并不清楚,而摄像头探测是图片信息,转化数字信息比较困难,因而无法完成房间人数实时的统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传感器均无法探测静止不动的人,以及有探测盲区,探测盲区范围内有人没人并不清楚,而摄像头探测是图片信息,转化数字信息比较困难,因而无法完成房间人数实时的统计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物联网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物联网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包括物联网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房态感知器,所述物联网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安装在对外门口的上方,所述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安装在内部每个房间门口的上方,所述房态感知器安装在每个房间内,所述物联网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房态感知器相互之间无线蓝牙通讯,组成一个闭环的信息分析采集系统,所述物联网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通过路由器连入互联网。
进一步地,所述物联网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包括超声波测距单元,第一人体红外探测单元,第二人体红外探测单元,第三人体红外探测单元,声音温度亮度红外探测单元,电池+充电稳压单元,MCU中央控制单元,蓝牙收发模块,串口WIFI模块;所述超声波测距单元,第一人体红外探测单元,第二人体红外探测单元,第三人体红外探测单元,声音温度亮度红外探测单元,电池+充电稳压单元,MCU中央控制单元,蓝牙收发模块,串口WIFI模块电连接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包括超声波测距单元,第一人体红外探测单元,第二人体红外探测单元,第三人体红外探测单元,声音温度亮度载波红外探测单元,电池+充电稳压单元,MCU中央控制单元,蓝牙收发模块;所述超声波测距单元,第一人体红外探测单元,第二人体红外探测单元,第三人体红外探测单元,声音温度亮度载波红外探测单元,电池+充电稳压单元,MCU中央控制单元,蓝牙收发模块电连接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房态感知器补充物联网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无法探测区域信息,所述房态感知器包括人体红外探测单元,声音温度亮度载波红外探测单元,电池+充电稳压单元,MCU中央控制单元,蓝牙收发模块;所述人体红外探测单元,声音温度亮度载波红外探测单元,电池+充电稳压单元,MCU中央控制单元,蓝牙收发模块电连接组成。
进一步地,超声波测距单元与第一人体红外探测单元一起组合探测人员经过门口的时间信息T1;
第二人体红外探测单元探测门口附近活动的人体移动时间信息T2;
第三人体红外探测单元探测房间内的人员移动时间信息T3;
房态感知器探测有人为T4;
声音、温度、亮度、载波红外信号探测单元实时探测房间内信息状态。
房间人数及房态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若对外门口有人通过时,当T2大于T1表示对外门口的房间进入1个人,反之当T2小于T1表示对外门口的房间出去1个人;
(2)当内部房间门口有人通过时,当T2’大于T1’表示内部房间进入1个人,外门口的房间减去1个人,反之当T2’小于T1’表示内部房间出去1个人,外门口的房间增加1个人,同理适用多个房间探测;
(3)若第三人体红外探测单元T3或房态感知器探测有人T4,而MCU中央处理器统计人数无人,则增加1个人,修正统计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可以实时统计并记录一户内多个房间人数、人员进出、人员的高度、人体移动、房间温度、房间亮度、房间声音、房间载波红外信号等信息,可将房间人员进出人数信息及人员在房间活动状态信息数据上传、下载云端服务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物联网房间人数及房态探测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物联网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房间人数及房态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房态感知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健,未经潘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951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口充电装置
- 下一篇: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适配器及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