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硬盘顺序启动的服务器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61420.9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7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曹先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罗文曌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盘 顺序 启动 服务器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板卡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多硬盘顺序启动的服务器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普通计算相比,服务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扩展性以及多机协同性,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近年,随着互联网等网络业务的迅猛发展,服务器开始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在服务器系统中,硬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脑的主要存储媒介之一。而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客户对服务器的各项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应的,服务器中硬盘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硬盘供电路径为:二级电源板2从铜排1取电后,再通过电源转接板3给硬盘背板4供电,硬盘背板4将电输出给各个硬盘5。在上述服务器架构中,节点开机瞬间,硬盘背板4和所有硬盘5上的电容同时瞬时充电,这个充电过程会产生很大的涌入电流,此涌入电流全部经过电源转接板3的热插拔控制芯片。随着电源数量的增多,通过电源转接板3的电压转换给硬盘5供电的需求电流也就越来越多,输出电容也越来越多。硬盘数量过多导致涌入电流过大时,热插拔芯片会误以为输出电流过大,超过保护范围,进而触发电流过大保护机制,导致电源转接板断电,整个节点关机。同时,用户对节点的在线维护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导致整个节点关机是很不可取的。
专利号为CN104239075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硬盘启动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一电源、一侦测单元及一控制单元。所述电源为硬盘群组供电,所述侦测单元侦测所述电源输出的电流值,若电流值超过一预设值,所述侦测单元输出一触发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侦测单元及所述硬盘群组,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触发信号时输出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硬盘群组中的硬盘按照一预设顺序依次启动。通过该控制电路能控制硬盘群组中的各个硬盘顺序启动,避免因启动电流的峰值过大造成电源异常工作。但是该硬盘启动控制电路中,所有的硬盘共用一个电路,当电路中的某一单元出现故障时,所有的硬盘都将失去控制,仍然会存在服务器启动过程中电流过大造成电源异常工作的危害,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单独控制每个硬盘的延时启动时间,控制硬盘的启动顺序,从而极大程度上减少开机时的涌入电流,确保电源转接板上控制给硬盘供电的热插拔芯片不会误触发过电流保护的多硬盘顺序启动的服务器架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硬盘顺序启动的服务器架构,包括铜排、二级电源板、电源转接板、硬盘背板和若干硬盘,所述铜排的输出端与二级电源板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源转接板分别与二级电源板的输出端、硬盘背板相连接,硬盘背板与若干硬盘分别连接,还包括与硬盘数量相等的若干延时线路,每个硬盘前端设置有一个延时线路,所述延时线路由MOS管、电阻R、电容C和控制端构成,MOS管的源极与硬盘背板相连接,MOS管的漏极与硬盘相连接,电容C一端与MOS管的栅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R一端与MOS管的栅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端相连接;所述延时线路的延时启动时间为T=R*C。
当单节点刚插到铜排上时,控制端的信号为高电平,即延时线路MOS管的栅极为高电平,MOS管的源极为电源转接板的输出电压,也为高电平,故MOS管不导通;当按下开机键后,控制端的信号变为低电平,即延时线路MOS管的栅极为低电平,而MOS管的源极仍为高电平,故MOS管导通,硬盘供电电压输入,硬盘开始正常工作。
所述延时线路的延时启动时间为T=R*C,不同位置的硬盘前端的延时线路中,通过选择不同的电阻及电容值,设定出不同的延时启动时间,从而决定不同位置的硬盘的启动顺序。不同位置的硬盘的延时启动时间不同,从而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服务器开机时的涌入电流,保证电源转接板上控制给硬盘供电的热插拔芯片不会误触发过电流保护机制,可以满足在硬盘数量较多的条件下,也能够保证服务器各节点正常开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不同延时线路上电阻R、电容C的值。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端连接至开机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MOS管为P-MOS管,为低电平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61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