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校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27919.8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5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罗新;刘迎甲;许柳;胡科;冯佃选;陈化武;柯方超;周秋鹏;廖晓红;孙利平;段志强;李靖;高晓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湖北天润泽实业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校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线校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尤其是华东、华北和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用电负荷急剧攀升,电网建设已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加速电网建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制约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输电线路的架设。
随着国内首次125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展放的成功试点,标志着电网技术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尽管大截面导线技术可以解决因输电容量需求大而出线回路多而出线走廊资源有限、导线输电能力不稳定等问题,但同时带来了电网建设工作中导线压接管、导线弯曲等新问题。如果不进行校直处理会直接影响电网后续的加工和使用,甚至可能减少电网建设中某些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建设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线校直机,既能解决压接管弯曲的问题,又能作业工具轻便,安装牢固,安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线校直机,该导线校直机包括:
箱体,具有第一容置空间以及封住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封板、第二封板;
底板,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二封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两端,在靠近所述第一封板的所述底板上固定有支撑板,在靠近所述第二封板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道;
固定支撑臂,所述固定支撑臂的下方通过第一活动轴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支撑臂的宽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宽度,并能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活动支撑臂,所述活动支撑臂的下方通过滚轮与所述滑道相连接,所述滚轮能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活动支撑臂的宽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宽度,并能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撑臂与所述活动支撑臂通过第二活动轴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活动轴位于所述固定支撑臂和所述活动支撑臂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活动支撑臂和所述固定支撑臂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撑臂的上方在靠近所述第二封板端,通过第一滑轮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滑轮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活动支撑臂的上方在靠近所述第一封板端,通过螺丝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限位板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第二容置空间。
进一步,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动模块,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动模块,所述第一滑动模块与所述第二滑动模块通过卡簧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动模块通过第二滑轮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模块通过第三滑轮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
进一步,该导线校直机还包括: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
所述第一翻板的下方,通过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封板相连接;
所述第二翻板的下方,通过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封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翻板的上方具有第三容置空间,所述固定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 容置空间,通过第一悬挂轴相固定;
所述第二翻板的上方具有第四容置空间,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四容置空间,通过第二悬挂轴相固定。
进一步,该导线校直机还包括:液压顶,所述液压顶置于所述箱体的外部,通过液压杆与所述第二活动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满足线路作业输电线路电力金具校直机的相关技术条件的要求,作业工具轻便,安装牢固及装卸方便,安全性强,降低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经济环保。
(1)、固定支撑臂和活动支撑臂在靠近第一封板端都为固定连接,在靠近第二封板端都为活动连接,当液压顶产生力时,滚轮在滑道上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支撑臂向上升起,从而带动固定支撑臂也向上升起,从而能够对导线进行校直;
(2)、当液压顶泄力时,活动支撑臂带动固定支撑臂都向下运动到箱体的下方,与底板相接触,即收回时,第一翻板通过第一螺杆相连接,第二翻板通过第二螺杆相连接,使得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能够沿者第一方向运动,从而能盖合在固定板上,形成一个箱子,产品设计结构简单,产品轻巧,使用方便,携带便利,无场地限制;
(3)、采用液压顶手动操作作为动力,比之前采用人工简易方法要省力,省时,效率高,不需要使用电等辅助工具;
(4)、采用第一滑动模块和第二滑动,对导线进行进一步的校直,能够减少对导线的损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湖北天润泽实业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湖北天润泽实业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279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背面斜边模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重力浇铸机用全自动双冒口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