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养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95261.7 | 申请日: | 2016-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6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川;罗丙伍;王伟;王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养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养蚕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逐渐向着工业化发展,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因其透气和透湿等性能被人们所喜欢,从而将其加工呈服饰以及床上用品,但是传统的人们养殖蚕将蚕放置在蚕匾中,而人们往往是使用单个蚕匾进行养蚕,如果蚕的数量过多,人们会使用多个蚕匾进行养殖,这样会占据过多的空间,且工作效率差,现有的自动养蚕设备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工作人员在取放蚕匾的过程中较为麻烦,且很容易出现打翻的情况,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养蚕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动养蚕设备,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扁托、支架和电源盒,所述支架为多层结构;且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方设置有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出部分通过链条和多个齿轮相连接;且所述支架侧边设置的多条链条和齿轮相连接;所述链条表面连接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顶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固定于链条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底部通过多个固定杆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内部设置有扁托。
上述的一种自动养蚕设备,所述支架通过卡件固定连接,且为可拆卸结构。
上述的一种自动养蚕设备,所述支架侧边设置有电源盒。
上述的一种自动养蚕设备,所述变频电机通过齿轮连接链条,且所述变频电机通过齿轮带动支架表面设置的多根链条转动。
上述的一种自动养蚕设备,所述支架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成。
上述的一种自动养蚕设备,所述扁托为铸铁材料制成。
上述的一种自动养蚕设备,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连接的固定杆为可拆卸结构。
上述的一种自动养蚕设备,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顶部设置的连接杆为三棱柱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所述支架通过多个卡件固定连接,可以有效的方便工作人员的拆卸以及安装,当不需要使用时,通过拆卸卡件可将支架进行拆卸,不会占据过大的空间,对于人们的携带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扁托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2、支架;3、第一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5、连接杆;6、链条;7、电源盒;8、支撑座;9、齿轮;10、变频电机;11、扁托;12、卡件;1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养蚕设备,它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扁托11、支架2和电源盒7,所述支架2为多层结构;且所述支架2底部设置有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上方设置有变频电机10;所述变频电机10的输出部分通过链条6和多个齿轮9相连接;且所述支架2侧边设置的多条链条6和齿轮9相连接;所述链条6表面连接有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所述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顶部通过连接杆5连接;所述连接杆5固定于链条6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底部通过多个固定杆13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内部设置有扁托11。
所述支架2通过多个卡件12固定连接,可以有效的方便工作人员的拆卸以及安装,当不需要使用时,通过拆卸卡件可将支架2进行拆卸,不会占据过大的空间,对于人们的携带也更加方便;所述扁托11设置于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构成三棱柱结构,使扁托11的放置更为稳定,且不会出现掉落的情况;所述连接杆5和链条6相连接,且所述链条6通过变频电机10带动,从而链条6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杆5转动,使扁托11不断在支架上运转,方便人们对扁托11中蚕的喂食以及安装和拆卸;所述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底部设置的固定杆13起到固定扁托11的作用;所述多层支架2之间通过链条6连接,从而不仅可以使扁托11在支架2上作横向运动,而且可以上下运转,构成循环运动,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95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