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功耗高效率抽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72864.5 | 申请日: | 201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9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谢兰平;蒙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粤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高效率 抽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功耗高效率抽湿装置。
背景技术
受环境空气湿度的影响,电器控制柜内的元器件辅材表面经常出现发霉、生锈、氧化等破坏性现象,严重影响到它的电气参数技术指标;尤其像东南沿海一带,每年都有漫长的梅雨季节和时常出现回南天,这样的天气空气水汽成分充足,很容易在电器产品表面液化凝水,凝水与尘埃混合依附在元器件及辅材表面上,破坏原有电气的绝缘性能,加速柜室内元器件及辅材的氧化和老化现象。随着电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元器件以及辅材的小型化或高密度设计,元器件之间间隙越来越小,同时对绝缘以及周围空气的干净程度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新技术电力电器产品受环境空气湿度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防湿、防潮,延缓电器柜室内器件辅材生锈氧化破坏现象,是各类电器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彻底解决防湿、防潮问题,直接影响着电器产品整体结构的合理化设计。
1、发展状况
目前大部分电器控制柜除湿方案主要采取加热、排风等原理,通过加热扩散或加速空气流通,实现降低室内空间所含空气的湿度成分,避免电器元器件以及辅材的损坏,合理化延缓电器元器件及辅材的氧化以及老化的合理周期。
2目前的运营工作缺陷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以上三种电器控制柜内部除湿解决方案,其中第三种采用冷凝除湿解决方案最为理想,但也有不足之处;
a)采用加热扩散原理除湿对电器控制柜内部除湿是比较传统比较廉价,
也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有以下工作缺陷和存在的问题;
①效果不够明显:采用加热板加热室内温度扩散水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室内空气湿度,潮湿空气对电器元器件发霉氧化现象依然比较严重,电器绝缘性能同样得不到保证。
②采用加热原理除湿,属于高耗能办法,通过加热铝板,铝板再传递辐射加热周围空气增强空气流动性,耗能严重,除湿能力和产生的效果一般。
③采用加热原理除湿,容易出现加热板故障,故障造成工作电源短路,引起整个电器控制柜内操作电源故障跳闸,甚至严重影响本柜内其它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④采用加热原理除湿,属于超高温加热(接近燃点温度),高温加热容易形成自身导线胶皮焦化,有起燃隐患现象,更容易引起周围电器电缆焦化起燃故障。
b)采用通风原理实现防潮除湿,也有以下工作缺陷和存在的问题;
①通风原理实现防潮除湿,电器控制柜侧板处需要有对流透气百叶窗,整体柜体防尘效果差,对高密度电器元器件设计产品的安全运行影响大;
②通风原理需要有风机排风处理,风机属于机械易损产品,长期运行故障率比较高。
c)采用最新的冷凝原理实现防潮除湿,也有以下工作缺陷和存在的问题;
①目前的已有的冷凝原理除湿装置设计,加热端与冷凝端没有做优化工艺设计,冷凝效率低,整体装置体积比较大;
②由于现有的冷凝式除湿装置加热端与冷凝端没有做优化工艺设计,冷凝效率低,相应工作时间长,整体装置能耗相对比较高;
③采用冷凝原理除湿装置,由于采用二极管单面冷热效应原理设计,元器件长期处于临界工作状态模式,寿命较其它元器件相比短很多,所以通过高效率设计,降低单位工作时间,整体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也尤为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缺陷及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整体提高冷凝除湿效率,缩小整体功率消耗,压缩整机单位时间内冷凝除湿工作时间,从而整体提高产品的使用生命周期的低功耗高效率抽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低功耗高效率抽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冷凝元器件、进风口、辅助送风小风机、冷凝空气流量控制口、辅助出风口风机、出风口、冷凝水堆积容器、出水管接口,所述冷凝元器件由控制板基板、导热管、密度散热叶片、二极管冷凝器件板、冷凝水堆积铝板组成,所述冷凝元器件、辅助送风小风机、冷凝空气流量控制口、辅助出风口风机、冷凝水堆积容器、出水管接口设置在箱体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设置在箱体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水堆积容器设置在冷凝水堆积铝板下方。便于收集冷凝水。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设置有一个以上。便于空气流通。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空气流量控制口为开口大小可调节设置。方便控制空气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粤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粤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72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