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奶瓶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54392.0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0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可可萌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9/00 | 分类号: | A61J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张群 |
地址: | 31503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凸台 奶瓶 顶盖 瓶颈 瓶体 密封结构 密封性能 奶嘴 凸圈 密封圈外壁 顶部边缘 环向布置 连接关系 瓶颈内壁 容纳空间 供液体 内周壁 外周壁 成形 卡接 吸孔 配合 预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瓶的密封结构,包括瓶体、顶盖、奶嘴及密封圈,密封圈的中部设置有供液体流过的吸孔,密封圈设于瓶颈中,瓶颈的内周壁上成形有环向布置的凸台,对应的,密封圈的外周壁上具有与上述凸台相配合卡接的凸圈。本实用新型将密封圈设置在瓶体的瓶颈中,通过在瓶颈内壁上设置凸台及在密封圈外壁上设置于凸台配合的凸圈对密封圈进行安装,结构简单合理,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本身与瓶颈的顶部边缘之间没有连接关系,从而无需在顶盖中预留出额外的容纳空间,在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时,可以将密封圈拿掉,直接将顶盖及奶嘴安装在瓶体上,不会影响奶瓶的密封性能,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无论使用密封圈与否都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瓶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奶瓶由瓶体、瓶盖以及弹性奶头组成,奶瓶除了弹性奶头上的小孔之外都是紧密密封的。在婴儿吮吸奶液时,瓶内的液体体积减少,空气体积增大,然而,外界空气无法进入奶瓶,瓶内产生负气压,瓶内形成负气压后,增加液体从弹性奶头流出阻力,从而迫使婴儿费力地吮吸弹性奶头以获取奶液。当瓶内形成较大负气压后,外界空气容易随呼吸进入奶瓶内,使奶瓶中产生大量气泡。这些含有气泡的奶液被婴儿吸吮进入腹内,当吸入腹内的气体累积达一定数量后,会诱使婴儿吐奶,而且在胃和消化道中过量的空气会造成腹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公开号为CN10271604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奶瓶》(申请号:CN201210232766.3)披露了一种结构,包括具有一瓶颈的瓶体、安装于瓶体上的顶盖、奶嘴及通气装置,奶嘴具有径向延伸的固定部,固定部位于顶盖与瓶颈之间;通气装置安装于奶嘴与瓶颈之间;通气装置包括空气引入件、通气管以及弹性塞阀;空气引入件包括空气通道,空气通道一端与通气管相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相通,通气管安装于空气引入件的下端;弹性塞阀包括内塞、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和内塞之间形成环形凹槽,通气管的下端卡持于环形凹槽内,环形密封圈的直径大于内塞的直径;通气管下端与弹性塞阀之间存在导气通道;奶瓶处于直立姿态时,环形密封圈紧贴于通气管外侧;奶瓶处于喂养姿态时,环形密封圈离开通气管外侧,瓶外空气通过空气通道、通气管以及导气通道进入瓶内。上述结构可使外界空气由通气装置进入瓶内,从而消除瓶内负气压,但是,由于其密封圈是安装在瓶体的顶部,顶盖上需要预留出容纳密封圈的间隙,这样当使用者将密封圈拿掉不用时,顶盖与瓶体之间就会发生泄漏;而对于在瓶颈外周套置有把手的奶瓶来说,将密封圈拿掉后,顶盖上用于容纳密封圈的间隙仍旧存在,这样就容易导致把手随意转动,无法稳定的握持,影响使用。
因此,对于目前的奶瓶密封结构,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密封性能好的奶瓶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奶瓶的密封结构,包括瓶体、顶盖、奶嘴及密封圈,所述瓶体顶部具有向上延伸的瓶颈,所述顶盖螺纹连接在该瓶颈上,所述奶嘴安装在顶盖上,所述密封圈的中部设置有供液体流过的吸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设于瓶颈中,所述瓶颈的内周壁上成形有环向布置的凸台,对应的,所述密封圈的外周壁上具有与上述凸台相配合卡接的凸圈。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圈的中部设置有向上延伸至奶嘴下端口中的延长部,该延长部的上表面成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面,所述的吸孔设于该弧形面上。所述弧形面下方还可以连接有与吸孔相连接的吸管,以便于吸取瓶体中的液体。
作为改进,所述延长部的外周设置有环向布置的装配圈,所述的凸圈成形于该装配圈的外周面上,所述装配圈与延长部之间形成有一环形槽,该环形槽的底部开有至少一个通孔,优选为四个间隔布置的通孔。采用这样的结构,当婴儿自己拿着奶瓶喝水或喝奶时,特别是瓶体中剩余液体较少时,无论瓶体如何倾斜,都可以保证婴儿能喝到瓶体中的液体,即液体既可以通过密封圈中间的吸孔也可以通过密封圈周边的通孔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可可萌婴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可可萌婴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543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