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虾类开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42598.1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3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州市运源水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9/02 | 分类号: | A22C29/02;A23L17/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虾类开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品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切开虾背的开背机。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品加工行业在给虾类进行去除内脏方面的加工时,大多数企业仍然是采用人工手工劳作的方法进行,具体操作时,工人用刀具手工将虾背切割开来,然后再清洗内脏。这种操作方式不但劳动强度高,效率低,而且由于虾类等待加工的时间过长,虾类易发生污染或变质,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和壮大。
相关技术中有对虾类进行自动开背的机械,这种机械在对虾类进行开背后,是通过水冲洗的方式去除虾内脏的,这种方式去除内脏不彻底,无法保证产品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加工快速,且可以彻底去除内脏的自动虾类开背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动虾类开背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设有放虾台,放虾台底面上设有放虾槽,放虾槽的出料端与设置在机架的另一端的输送槽相接,放虾槽和输送槽的宽度与虾背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的输送槽由同步运行的下输送带、左输送带、右输送带围成,左输送带、右输送带分别立设在下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可转动的双层压环,双层压环的下部设置在输送槽内,双层压环与下输送带之间保持一间隔并与下输送带同步转动,双层压环由两片间隔设置的同心圆环构成,两片圆环之间设有由切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圆盘切刀,圆盘切刀从双层压环的下面伸出并与下输送带之间保持一间隔,机架在圆盘切刀的后方设置有伸入输送槽的拨刷以及对拨刷下端位置进行冲洗的清洗喷头,清洗喷头与设置在机架上的输水管相连接。
其中,所述的拨刷为钢丝刷,钢丝刷位于输送槽中央。
其中,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下输送带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的左输送带和右输送带的驱动轴通过伞齿轮机构与下输送带的驱动轴连接。
其中,所述的左输送带、右输送带之间的距离从输送槽入口至双层压环处是逐渐缩小的。
其中,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压环支架,压环支架上设有压环主驱动轮和两个压环从驱动轮,压环主驱动轮与下输送带的驱动轴连接,压环主驱动轮设置在双层压环的外周,两个压环从驱动轮设置在双层压环的内周,压环主驱动轮和两个压环从驱动轮的外周上分别设有两个可容置双层压环的两片圆环的环形槽。
其中,所述的压环支架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机架之间设有反压拉力弹簧。
其中,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可调节圆盘切刀与下输送带之间距离的刀架调节机构。
其中,所述的左输送带、右输送带的外侧分别设有四对自动调整对中圆辊。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机械自动化地对虾类进行切背并去除内脏,通过拨刷对开背后的虾进行扫拨,再配合清洗喷头的冲洗,可以彻底去除内脏,保证产品品质。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加工快速、循环有序、便于清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自动虾类开背机的侧视图。
图2是自动虾类开背机的俯视图。
图3是自动虾类开背机的压环主驱动轮、压环从驱动轮、双层压环、圆盘切刀、下输送带、左输送带、右输送带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虾类开背机,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一端设有放虾台2,放虾台2底面上设有U形的放虾槽3,放虾槽3宽度与虾背的宽度相适应。
所述的放虾槽3的出料端与设置在机架1的另一端的输送槽4相接,输送槽4的宽度与虾背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的输送槽4由同步运行的下输送带5、左输送带6、右输送带7围成。左输送带6、右输送带7分别立设在下输送带5的两侧,所述的左输送带6、右输送带7之间的距离从输送槽4入口至双层压环8处是逐渐缩小的。所述的左输送带6、右输送带7的外侧分别设有四对自动调整对中圆辊18。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电机轴与下输送带5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的左输送带6和右输送带7的驱动轴通过伞齿轮机构与下输送带5的驱动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州市运源水产品有限公司,未经雷州市运源水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42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洗槽机构和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
- 下一篇:不对称半桥反激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