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内科用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04672.0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3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焦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海涛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 内科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内科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作为治疗气胸的常规医疗手段,已在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常情况下,人体胸腔内呈负压状态,但是由于手术、外伤等原因造成胸壁破坏或者长期的肺部病变如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导致肺边缘肺泡破裂时,空气可进入胸腔,从而使胸腔内的负压消失,肺脏会因受压变小而失去呼吸功能。因此,需要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技术以引流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目前,现有的引流装置包括胸腔闭式引流瓶和胸腔闭式引流管,通过将胸腔闭式引流管连接于胸腔闭式引流瓶,从而可使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引流至体外。但是,这种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瓶为水封瓶,具有体积大、重量沉、携带不方便、更换过程复杂及需专业医务人员操作的缺点,尤其对于胸腔引流以气体为主的患者(如气胸、肺手术后长期漏气),携带这种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瓶后会导致患者的活动范围有限,而且需要长期留院观察,浪费医疗资源。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一种有效防止液体和气体回流至胸腔内,整体结构更加轻便,方便携带且可快速进行更换,有效节约医疗资源的引流装置。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种新型急诊内科用引流装置被设计出来,通过设置量杯放置器及可移动的导向管,可及时快速地更换量杯;通过设置调 节气囊和伸缩管,可自主进行调节压强,有效防止液体和气体的回流;通过设置套管及套管内部的海绵层,可以对引流软管产生柔性保护,安全稳定,即一种急诊内科用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急诊内科用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急诊内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软管、量杯,所述量杯设置在量杯放置器内,所述量杯放置器底部设置有吸盘底座,所述量杯放置器左端上方设置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上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伸缩架的顶端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活动设置有移动导向管,所述移动导向管上设置有调节气囊,所述引流软管套接在套管内部,所述引流软管通过移动导向管伸入到量杯内。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伸缩架、量杯放置器为一体化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量杯放置器内放置有若干个量杯,可及时快速地更换量杯。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与移动导向管内壁设置有一层海绵层,可以对引流软管产生柔性保护,安全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导向管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调节气囊通过通孔可拆卸设置在移动导向管上,可自主进行调节压强,有效防止液体和气体的回流。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量杯放置器及可移动的导向管,可及时快速地更换量杯;通过设置调节气囊和伸缩管,可自主进行调节压强,有效防止液体和气体的回流;通过设置套管及套管内部的海绵层,可以对引流软管产生柔性保护,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盘底座,2、量杯,3、量杯放置器,4、伸缩架,5、调节旋钮,6、套管,7、调节气囊,8、引流软管,9、移动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急诊内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软管8、量杯2,所述量杯2设置在量杯放置器3内,所述量杯放置器3底部设置有吸盘底座1,所述量杯放置器3左端上方设置有伸缩架4,所述伸缩架4上设置有调节旋钮5 ,所述伸缩架4的顶端设置有套管6,所述套管6活动设置有移动导向管9 ,所述移动导向管9上设置有调节气囊7 ,所述引流软管8套接在套管6内部,所述引流软管8通过移动导向管9伸入到量杯2内;所述套管6、伸缩架4、 量杯放置器3为一体化成型;所述量杯放置器3内放置有若干个量杯2;所述套管6与移动导向管9内壁设置有一层海绵层;所述移动导向管9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调节气囊7通过通孔可拆卸设置在移动导向管9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海涛,未经焦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04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