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通道板式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493692.2 | 申请日: | 2016-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2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天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9/02 | 分类号: | F28D9/02;F28F3/02;F28F9/24 |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 地址: | 47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板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通道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以其换热效率较高、能耗较少,且换热方向可逆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板式换热器大多是在大多是由方形壳体及其内腔排列并固定焊接连接的板片,构成热介质与冷介质通道相间的换热结构。这种结构虽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但是,当用于含有固体颗粒物质或粘稠浆料介质的换热时,介质流动速度过快,则热交换效率低,换热效果不太理想,且常导致能源的浪费;若介质流动速度过慢,又易造成板片内壁上大量粘附积留换热介质,经常出现换热介质通道的堵塞,维护工作量大,影响热交换生产以及换热器使用的效率。
专利CN203550695公开了一种逆流板框式热交换器,其结构是设置在两侧的支撑板的上下端两侧分别焊接有实心立柱,支撑板与实心立柱构成中空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内部设置有换热板束,前后盖板分别与支撑板和实心立柱活动连接,前后盖板的下侧和上侧分别设置冷介质出口和进口,在前后盖板与换热板束之间设置有隔板和防短路板,所述隔板设置在防短路板上下两端,隔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换热板束与在所述框架结构的上下面分别设置有上下盖板,所述上盖板设置有热介质进口,下盖板设置有热介质出口。换热板束是由若干板片对组焊接而成,板片对是由板片两两相焊组合而成,然后板片对两两相并。该技术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其换热主要依靠相并的两板片传导实现,传导效率较低,尤其是当两板片之间相并不紧,存在有间隙时,对热传导效果影响更为严重;其次,介质流通通道由相互平行的板片之间的直筒状内腔构成,因而存在如前所述的换热效率即能源利用率的问题;另外,该技术先由支撑板和实心立柱组成框架结构,然后用前后上下盖板封闭构成热交换器壳体,维护拆卸仍然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宽通道板式换热器,该换热器换热效率高,能耗少,且维护方便。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通道板式换热器,包括支座、壳体、换热芯体、热交换介质进、出口和换热媒介进、出口,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出口和换热媒介进、出口位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换热芯体连通,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热交换介质流通通道和换热媒介流通通道,热交换介质流通通道设置多个窝状湍流室,所述壳体为组合式结构。
所述壳体由上下前后4个侧板连接组成,两端设置端盖,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出口和换热媒介进、出口分别位于前后两侧板的两端部位。
所述换热芯体由若干换热板片与两侧隔板焊接连接构成,换热板片为折弯状,并与所述隔板嵌入式焊接连接,隔板设置分别与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出口和换热媒介进、出口连通的通孔。
所述热交换介质流通通道和换热媒介流通通道为U形或之字形回环结构。
所述热交换介质流通通道内设置弧形支撑件。
所述热交换介质流通通道和换热媒介流通通道端部采用截面为U形的包条焊接密封。
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出口和换热媒介进、出口部位分别设置缓冲分配箱。
所述隔板焊接连接有若干个与所述缓冲分配箱配合的进、出料引流筒,引流筒内壁设置高分子耐磨涂层。
所述缓冲分配箱内分别设置缓冲格栅和若干天方地圆分配管。
所述换热板片为2205双相不锈钢板材制件。
本实用新型的宽通道板式换热器主要有以下优点:
1)该换热器的换热板片采用折弯结构,在热交换介质流通通道内形成多个截面为窝状的湍流室和相对狭窄的颈部,可以较好地平抑热交换介质在截面上的温度梯度,当热交换介质物料由颈部流入湍流室时,表层与中间各层的热交换介质物料由于截面积的骤然增大形成湍流而自行翻腾搅拌,以此加快了截面内各部热交换介质物料的热交换;热交换介质物料在热交换介质流通通道内的流动中经过反复的稳流-湍流过程,大大加快了热交换的效率。
2)该换热器的壳体、缓冲分配箱全部采用组合式结构,为设备的安装、维修以及冲洗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由此大大提高了换热器的运行和生产效率。
3)该换热器中,热交换介质流通通道和换热媒介流通通道为U形或之字形回环结构,且两种介质的流动采取纯逆流式换热,有效地延长了两种介质进行热交换的路程,并由此可以加大介质的流速,一般可达0.9~1.3m/s,高流速带动含有固体颗粒的浆液在板片表面流动,不致积料或结疤堵塞,有效地防止介质中固体颗粒物或悬浮物的沉积、堵塞通道、磨损传热元件等现象的发生,更适合砂状氧化铝换热工艺要求(含固体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天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阳天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493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鼓风炉炉顶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盖板保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