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血管内科用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88036.3 | 申请日: | 201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8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兰;吴婷;李炎;黎世勤;孔艳;程健;徐艳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玉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血管 内科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器。
背景技术
目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在病重时需要带上氧气罩进行吸氧,当病情危急需紧急抢救人工呼吸时要摘下氧气罩进行,反复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还有有可能耽误抢救时机,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在对急性心血管病病人进行急救时,经常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吸氧治疗。现有的呼吸器无法实现这两种治疗方式的无缝切换,延误了抢救的时间。同时,现有的呼吸器不能准确观察用于输氧的气体压力,对吸氧治疗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呼吸器不能准确观察用于输氧的气体压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器,包括:输氧缓冲罐、人工呼吸嘴、呼吸面罩、三通接头、手压进气囊;
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端连接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连接所述输氧缓冲罐,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氧气罐连接,所述的缓冲气罐上安装有压力表;
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连接有人工呼吸管;所述人工呼吸管连接所述人工呼吸嘴,所述人工呼吸嘴包括第一吹气罩和第二吹气罩。
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连接所述呼吸面罩,所述导气管还连接所述手压进气囊。
进一步的,还包括加湿盒,设置在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呼吸面罩相连接的呼吸面罩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端部设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输氧单向阀,所述输氧管通过输氧单向阀与所述输氧缓冲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的流向为,由所述输氧缓冲罐流向所述输氧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控压阀。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面罩两侧设有弹性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设置有输氧缓冲罐和人工呼吸嘴,能够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输氧治疗且能够自由切换;所述输氧缓冲罐上设置有压力表,能准确观察用于输氧的气体压力。
2)设置有手压进气囊,这样设置可以方便患者依靠自身需求来控制氧气的湿度。
3)设置有过滤盒,能避免病人和施救者的交叉感染。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心血管内科用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器,如图1所示,包括:输氧缓冲罐1、人工呼吸嘴2、呼吸面罩3、三通接头4、手压进气囊5。
所述三通接头4第一端连接有输氧管12,所述输氧管12连接所述输氧缓冲罐1,包括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与氧气罐6连接,所述的缓冲气罐1上安装有压力表14。
所述三通接头4第二端连接所述人工呼吸管21;所述人工呼吸管21连接所述人工呼吸嘴2,所述人工呼吸嘴2包括第一吹气罩21和第二吹气罩22。
所述三通接头4第三端连接导气管32,所述导气管32连接所述呼吸面罩3,所述导气管32还连接所述手压进气囊5。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加湿盒33,设置在所述导气管32与所述呼吸面罩3相连接的呼吸面罩3内;通过设置加湿盒33,使患者口咽部干燥的情况得到改善,通过患者自身的需求可以对加入氧气的湿度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导气管32端部设有过滤器31;能避免病人和施救者的交叉感染。
可选地,还包括输氧单向阀13,所述输氧管12通过输氧单向阀13与所述输氧缓冲罐1连接;所述单向阀13的流向为,由所述输氧缓冲罐1流向所述输氧管12。
可选地,所述进气管15上设置有控压阀16;这样设置可以为患者提供速度适宜的氧气呼吸。
可选地,所述呼吸面罩3两侧设有弹性带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玉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未经黄玉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488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式雾化器的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鼻腔吸入麻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