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肩锁关节仰卧位动态摄片辅助体位摆放的可调节角度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34240.7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3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丰;朱昱;王宇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关节 仰卧 动态 辅助 体位 摆放 调节 角度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附属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肩锁关节仰卧位动态摄片辅助体位摆放的可调节角度的支架。
背景技术
肩锁关节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损伤之一,约占肩部损伤的9-12%,治疗不当往往会遗留肩痛、肩峰撞击、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目前临床多采用Rockwood分型,Ⅰ型:肩锁韧带扭伤,喙锁韧带完整,肩锁关节在位;Ⅱ型:肩锁韧带断裂和喙锁韧带扭伤,喙锁间隙增加小于25%;Ⅲ型: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喙锁间隙较正常增加25%~100%;Ⅳ型: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完全断裂,同时锁骨远端向后方移位进入或穿出斜方肌;Ⅴ型: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完全断裂,喙锁间隙较正常增加100%~300%,锁骨位于皮下;Ⅵ型: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完全断裂,伴锁骨外侧端向下脱位,位于肩峰下或喙突下。
大部分学者认为RockwoodⅠ、Ⅱ型可行保守治疗。Ⅲ型的治疗存在较大争议,多个系统综述对Ⅲ型损伤采取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无明显差异。生物力学研究已证明肩锁韧带在维持肩锁关节水平方向的稳定性起主要作用。临床上Ⅱ、Ⅲ型损伤的分型侧重于放射学上垂直方向的移位程度,对水平方向的稳定性缺少讨论,因此并不能区分不同韧带损伤程度对肩锁关节的水平稳定性产生的的影响。我们认为肩锁关节的水平稳定性差异可能是引起Ⅲ型损伤非手术治疗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若临床研究可明确肩锁关节水平稳定性对保守治疗结果有重要影响,将可以此为依据对Ⅲ型损伤患者的治疗策略作出指导。
临床上观察肩锁关节水平移位依靠拍摄肩关节腋窝位片,摄片时采取坐位,上身倾斜,手臂伸展,该拍摄体位存在的问题在于这种强迫体位可引起肩胛骨的非生理性旋转从而引起锁骨远端的运动,导致错误判断锁骨水平方向稳定性。有 学者提出一种腋窝位仰卧动态摄片法,该方法采取仰卧位,可消除上肢前倾伸展对肩胛带运动的影响,避免非生理性旋转引起的锁骨远端运动,同时,动态摄片同时拍摄肩关节不同运动位置的X线片,能更好地显示肩锁关节活动过程中肩锁关节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旨在建立标准的腋窝位仰卧动态摄片程序,为提高所有患者摄片体位的可重复性,需保证摄片时患肢体位一致,故而需设计支架使所有患者摄片时活动角度一致,投射角度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为在对肩锁关节损伤患者行仰卧位动态摄片时,辅助患者支撑患侧肢体保持3种体位,完成动态摄片,提供一种用于肩锁关节仰卧位动态摄片辅助体位摆放的用于肩锁关节仰卧位动态摄片辅助体位摆放的可调节角度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用于肩锁关节仰卧位动态摄片辅助体位摆放的可调节角度的支架在为患者拍摄仰卧位动态摄片时辅助患者摆放要求的体位,即以支架支撑上肢,避免患者因患侧肢体重量的影响等不可控因素而无法保持动态摄片的3个体位。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肩锁关节仰卧位动态摄片辅助体位摆放的可调节角度的支架,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座1、支撑杆和挡板7,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调节螺杆5与挡板7连接,使挡板7可在竖直方向上以一定角度旋转,确定挡板7的角度后,通过安装在调节螺杆5上的调节螺母6对支撑杆和挡板7锁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由插接在一起、可调节高度的下支杆2和上支杆4组成,所述下支杆2和上支杆4之间通过固定螺杆3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可调节高度为800-1300cm。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调节螺杆5与挡板7的一端或中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7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支撑杆的可调角度为0-150°,优选地,所述挡板7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支撑杆的可调角度为60°、90°、120°和150°4中角度档位。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7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带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母6上设有对挡板7旋转角度后定位的调节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7、调节螺杆5和调节螺母6由工程塑料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支撑杆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底部安装有防滑垫或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434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博弈论的异构网络高能效功率分配方法
- 下一篇:矿物标本室内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