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通带微带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57766.X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4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53 湖北省襄樊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通带 微带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低损耗微带滤波器,具体的说是一种枝节加载型双通带微带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单频段通信系统越来越难以满足无线通信的需求。能够兼容现有各种通信频段资源的双频和多频通信系统是今后无线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双频通信系统中的双通带滤波器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微带型双通带滤波器是由两个通道的单通带微带滤波器并联而成。该结构的明显缺点是体积大、有严重的通道干扰问题。
多模滤波器是实现双通带滤波器的技术途径之一。在一个腔体内,可以存在数个谐振频率相等或者十分接近的模式,通过调整滤波器结构使得各个谐振模式的谐振频率在不同的通带频率处,便可以实现双通带滤波器。目前,在微带滤波器中利用一种微带多模谐振单元,通过在对称面上加入微扰结构,实现双通带滤波器。而多模滤波器都不可避免需要加上微扰工艺及微扰的耦合结构,增加了加工工艺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枝节加载型双通带微带滤波器,具有结构紧凑、阻带抑制效果好和耗能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滤波器的金属表层和金属底层以及中间的介质层,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在金属表层上设置有左、右对称图案的金属线路,该金属线路包括左、右对称的倒“π”型多模谐振传输线和源端和负载端耦合的“一”型传输线;还包括两端“一”型的源端和负载端传输线和输入输出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双通带滤波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器的结构是多模传输线与普通传输线的混合结构。由于采用这样一种总体结构的设置,所形成的谐振单元构成了一个具有多个谐振模式的谐振单元,使用时,通过相应结构参数,如加载传输线长度和位置、输入源端和负载端耦合传输线间距等的调整,可以实现双通带的滤波器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尺寸紧凑、回波损耗低、谐波抑制效果好的显著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频率特性曲线示意图。
图中:1、金属表层,2、介质层,3、金属底层,4、输入输出端口,5、耦合传输线,6、源端和负载端耦合传输线,7、多模谐振传输线,8、加载传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由金属表层1和金属底层3以及中间的介质层2组合而成的滤波器,在金属表层1上设置有左、右对称图案的金属线路,该金属线路包括左、右对称的倒“π”型多模谐振传输线7和源端和负载端耦合的“一”型传输线6;还包括两端“一”型的源端和负载端传输线5。
图2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滤波器仿真设计和测量的S参数。从S11曲线看出,通频带的回波损耗达到20dB以上,说明通频带内滤波器实现了良好的匹配特性。从S21曲线看出,有两个通带。通带间的阻带抑制水平达到30dB以上,并且能够明显地观察到阻带内有3个有限传输零点。
在具体实施中,通过设计和调节多模传输线7上的加载传输线8的位置和长度来控制滤波器两个通带的谐振频率;通过控制耦合传输线5与多模传输线7的间距调整能量耦合的强弱;通过控制源端和负载端耦合传输线6的长度和与耦合传输线5的间距调整传输零点位置,最终达到图2所示的频率特性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未经湖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3577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超宽带微带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