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通锥自动抓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02146.6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3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仲几军;陈兴春;吕澄刚;安鸣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70 | 分类号: | E01F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自动 抓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锥摆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交通锥自动抓取装置,属于交通锥摆放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道路养护量的快速增长,在运营道路维修过程中,路面的封闭和开放是重要的作业项目之一,则交通锥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国内在进行交通维护作业中,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收、放交通锥,这种作业方式作业速度慢、安全系数低,因此,安全高效的施放、收取交通锥成为交通导改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外相关单位开始着眼于交通锥自动化收放车或设备的研究,交通锥自动化收放车或设备一般都设置抓取交通锥的机械手,但现有抓取交通锥的机械手存在体积大、抓不稳、容易抓偏或者对交通锥有特殊要求等缺陷;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710734.4,公开了一种交通锥自动收放车的交通锥抓取装置,在横梁前侧面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联接臂,两个联接臂上设置有右夹板,右夹板的下端加工有与交通锥的锥体下端外径相同的半圆形孔,横梁的左端和右端前侧面上各设置有右限位板,横梁的左端和右端后侧面上各设置有左限位板,左限位板上设置安装有支撑架的左夹板,液压油缸的缸筒设置在左夹板上、活塞杆设置在右夹板上;这种结构的交通锥自动收放车的交通锥抓取装置,在施工作业时,左夹板和右夹板将交通锥的底座夹紧,支撑架顶在交通锥内壁,将交通锥自动收放车上的交通锥摆放到路面上,也可将路面上的交通锥收回到交通锥自动收放车上;上述技术方案很难稳定抓取交通锥,且很难应用到现有的交通锥摆放车上。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交通锥自动抓取装置,其能够完成交通锥从车体送至地面的过程,同时能够将地面的交通锥回送至车体内。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交通锥自动抓取装置,包括动力源、减速机构和气动抓手机构;所述动力源其转轴与减速机构输入端安装;其能够驱动减速机动作;所述减速机构输出端与气动抓手机构安装;其能够将动力源的传动力变大,传输更加稳定;所述气动抓手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前端安装有气动抓手;所述气动抓手为C型结构;其能够保证交通锥被抓紧后,不易滑落;所述减速机构输出端还安装有接近开关,通过接近开关能够实现伸缩杆0~150°摆动,且其摆动角度可通过控制器控制;气动抓手通过控制器控制气源,能够独立完成抓紧和松开,所述接近开关电连接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动力源和气动抓手。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减速机构由多个减速齿轮构成。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伸缩杆通过螺栓调节固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气动抓手前侧为倒V型结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动力源为液压马达或电机。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交通锥自动抓取装置,其能够完成交通锥从车体送至地面的过程,同时能够将地面的交通锥回送至车体内,其抓取和放松均通过气动控制,同时,将传动机构由现有技术中的链条更改为减速机构,使其力道更大,且控制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抓取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交通锥自动抓取装置,包括动力源1、减速机构2和气动抓手机构3;所述动力源1其转轴与减速机构2输入端安装;所述减速机构2输出端与气动抓手机构3安装;所述气动抓手机构3包括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 4前端安装有气动抓手5;所述气动抓手5为C型结构;所述减速机构2输出端还安装有接近开关(未图示);所述接近开关电连接到控制器(未图示);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动力源1和气动抓手5。
所述减速机构2由多个减速齿轮构成。
所述伸缩杆4通过螺栓调节固定。
所述气动抓手5前侧为倒V型结构。
所述动力源1为液压马达或电机。
工作时,交通锥放到车体的输送升降平台,此时,通过动力源经变速齿轮减速增扭后驱动气动抓手旋转到交通锥6上方,此时,输送升降平台上升,使气动抓手与交通锥6活动嵌合,气动抓手动作,将交通锥6抓紧,并旋转到地面上方,此时,交通锥6与地面平行,接着通过随车的摆放装置将交通锥6竖立,使其与地面垂直即完成交通锥6摆放,其交通锥6回收经过一个逆过程完成,在此不再详述。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3021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圈马达
- 下一篇:一种高稳时基信号输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