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肺健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44791.7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1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符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符李凯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石伍军,张鹏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肺 健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个人健康护理和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肺健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现有吸痰中有种方法名为鼻导管吸痰,就是用连接好的吸痰器的吸痰管插入鼻腔,通过刺激后让患者自行咳嗽后,吸出患者不宜咳出的痰液。这种吸痰方法应用于年纪较大、咳痰无力的患者。它对鼻腔刺激较大,因为鼻粘膜受刺激后,非常容易出血,而且由于吸痰管较硬、吸痰器的压力等原因导致被吸痰者会异常不舒服,且存在装置成本较高,携带不方便等问题。还有目前引入市面上的呼吸机需要电让导管一根产生正压,另外一根产生负压,两个呼吸管产生正负压,来帮助心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的患者。这样的呼吸机及其不方便,不节能以及带有电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的吸痰器、清肺器、心肺功能增强器材,健身器等使用、携带不方便、大多需要电源和固定场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清肺健体机,包括:吹气管、支撑架、球体以及盖体。
吹气管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其中进气管的后端具有吹气孔,出气管处固定收容所述支撑架。
球体放置在支撑架上面;盖体与出气管连接,球体限制在所述盖体与所述支撑架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地,支撑架为锥体结构。
进一步地,进气管与出气管是一体成形结构,进气管与出气管成一定角度使吹气管成弯钩形结构。
进一步地,盖体上设置卡柱、对应着在所述出气管上设置卡槽,所述盖体与所述出气管连接方式采用所述卡柱插入所述卡槽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清肺健体机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出气管与盖体的连接部位。
进一步地,盖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换气孔。
进一步地,进气管还设置有保护套。
进一步地,盖体外侧还套有吸盘。
进一步地,吸盘设置有第二换气孔。
进一步地,盖体与所述出气管连接方式采用螺纹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清肺健体机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在使用时,利用空气动力学中气流回流的原理,通过气流的回流与吹出的气体在肺部内相互碰撞产生振动,使肺泡松动,使贴在肺泡上的灰尘等异物脱落,再通过咳嗽而吐出来,达到清肺地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肺健体机的爆炸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肺健体机的另一视角爆炸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肺健体机的整体外观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肺健体机的吸气部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肺健体机的盖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肺健体机的爆炸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肺健体机的另一视角爆炸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肺健体机的整体外观结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肺健体机的吸气部结构图。参考图1、2、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肺健体机,包括:吹气管1、支撑架2、球体3以及盖体4。
吹气管1包括进气管11、出气管12,其中进气管11的后端具有吹气孔111,出气管12处固定收容支撑架2。
球体3放置在支撑架2上面;盖体4与出气管11连接,球体3限制在盖体4与支撑架2的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清肺健体机工作原理:使用者手持清肺健体机吹气管1,用嘴吹进气管11的吹气孔111,气流沿进气管11进入出气管12,再进入支撑架2,在气流力的作用下,可以把球体3吹起来,气流在碰到盖体4返回,气流返回后,可以使球体3在盖体4与支撑架2的内部空间翻转,使球体3碰撞支撑架2而上下震动,气流再进入出气管12,回到进气管11,再进入人体的口腔,进入人体的喉咙,进入人体肺部,使人体肺部内的气流来回的转动,通过气 流的回流与吹出的气体在肺部内相互碰撞产生振动,使肺泡松动,使贴在肺泡上的灰尘等异物脱落,再通过咳嗽而吐出来,达到清肺地作用。同时,使用者吹气实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肺健体机时,通过气流加速回流,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身体的血液循环,同时增加肺活量,达到健体的作用。
优选地,支撑架2为锥体结构。这样的结构使支撑架2与球体3的接触面积很小,能让气流更快地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符李凯,未经符李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447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