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夹具夹紧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10887.1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7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高爱民;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 | 分类号: | B66C1/30;B66C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夹具 夹紧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车智能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夹具夹紧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化的控制技术越来越融入到当前的生产技术之中,无人智 能吊车控制系统由于其高效、安全、经济等诸多优势,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库房调度系统 中。
为了实现吊车的无人智能控制,需要引入大量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元件,进行各种信号检 测,其中夹紧定位装置用于检测夹具的夹钳是否夹紧钢卷。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在夹具两侧设 置限位开关,当两个限位开关均被钢卷触发时,表示夹钳已夹紧钢卷。此方式存在的技术问 题是:当钢卷的边部存在错边时,虽然限位开关已被触发,但钢卷却未被夹紧,使得只有一 侧或部分钢卷进入夹具托钩,易导致钢卷在吊运过程中出现落卷情况,从而造成重大经济安 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夹具夹紧定位装置,可以在钢卷出现错 边的情况下保证夹钳准确可靠地夹紧钢卷,避免落卷情况的放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夹具夹紧定位装置,包括摆 动架、电磁波发生器及电磁场强度检测装置,所述摆动架铰接在夹具本体上,所述电磁波发 生器设置在摆动架上。
进一步,所述摆动架有两组,对应铰接在夹具本体的力臂内侧处。
进一步,所述摆动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磁波发生器设置在安装孔内。
进一步,所述电磁场强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夹具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用电磁场强度检测装置检测电磁波强度的方式确定夹 具是否准确可靠夹紧钢卷,有效避免了钢卷起吊、运输过程中发生落卷情况;整体装置结构 简单,造价低廉,便于对现有设备进行直接改进。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 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卷的错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夹具夹紧定位装置,包括摆动架1、电磁波发生器2及电 磁场强度检测装置3,所述摆动架1铰接在夹具本体4上,所述电磁波发生器2设置在摆动 架1上。通过用电磁场强度检测装置3检测电磁波强度的方式确定夹具是否准确可靠夹紧钢 卷5,有效避免了钢卷5起吊、运输过程中发生落卷情况。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架1有两组,对应铰接在夹具本体4的两力臂内 侧处。具体的,电磁波发生器2对应设置在各组摆动架1上,用于在夹具内部形成电磁场; 两组摆动架1均通过铰接轴6铰接在夹具本体4的两力臂内侧处,可使得夹具在夹紧钢卷5 过程中摆动架1沿着铰接轴6在小范围内摆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架1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磁波发生器2设置 在安装孔内,可有效避免因摆动架1与钢卷5接触而造成电磁波发生器2损坏。
本实施例中的电磁场强度检测装置3设置在夹具本体4上,用于实时检测电磁场强度。
工作原理
当夹具本体4位于钢卷5正上方后,夹具夹钳处于最大打开位,电磁波发生器2释放出 的电磁场通过空气传播,通过电磁场强度检测装置3检测到的电磁场强度最弱;夹具电机驱 动夹具两侧夹钳向中间靠拢,如果电磁场强度检测装置3检测到的电磁场显著提高但又远小 于设定值时,说明摆动架1已与钢卷5接触,但接触面较小,表明钢卷5存在错边;夹具继 续夹紧钢卷5,当电磁场强度大幅提升至设定值(前期测定)时,表明钢卷5与摆动架1充 分接触,此时夹具已夹紧钢卷。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 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 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10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千斤顶
- 下一篇:人工瀑布的水滴承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