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热式农业种植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06499.6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5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范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士勇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822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 农业 种植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种植大棚,具体涉及一种地热式农业种植大棚,属于农业领 域。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 国家于五十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 效果。我国于1995年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 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 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中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甘蔗 等,林业生产中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在北方为了保证大棚内温度恒定,需 要对大棚内进行供热,然而,现有用于农业种植大棚内的供热系统,加热面积小,消耗能 源多,供热陈本高,影响农业种植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用于农业种植大棚内的供热系统,加热面积小,消耗能源多, 供热陈本高,影响农业种植经济效益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地热式农业种植大棚。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背墙、棚顶、塑料斜 面和两个侧墙,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火墙、传热地面和多个排烟管道,背墙、棚顶、塑料斜 面、传热地面和两个侧墙组成了封闭的大棚主体,火墙设置在所述大棚主体内,且火墙靠 近背墙的内侧面,火墙内设有第一空腔,多个排烟管道并排设置,每个排烟管道的下端穿 过棚顶插装在火墙的上表面上,且排烟管道与第一空腔连通,传热地面下表面设有第二空 腔,且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室外通风口和通风管道,室外通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第 二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传热地面的上表面开有室内填料门,所述大棚主体外还开有室外填料通道, 室外填料通道与第二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传热地面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室内通风孔。
进一步的,每个排烟管道上插装有调风插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在大棚内部设置传热地面,有效的保证了 大棚内温度的恒定;2、本实用新型在大棚内部设置火墙,可以使大棚内部整体温度提高, 使农作物的成熟期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3、本实用新型采用火墙和传热地 面取暖,降低了大棚内取暖成本,同时降低了种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地热式农业种植大 棚包括背墙1、棚顶2、塑料斜面3和两个侧墙4,本实施方式还包括火墙5、传热地面6 和多个排烟管道7,背墙1、棚顶2、塑料斜面3、传热地面6和两个侧墙4组成了封闭的 大棚主体,火墙5设置在所述大棚主体内,且火墙5靠近背墙1的内侧面,火墙5内设有 第一空腔5-1,多个排烟管道7并排设置,其每个排烟管道7的下端穿过棚顶2插装在火 墙5的上表面上,且排烟管道7与第一空腔5-1连通,传热地面6下表面设有第二空腔 6-1,且第二空腔6-1与第一空腔5-1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传热地面6下表面可设有多个第二空腔6-1,每个第二空腔6-1均与第 一空腔5-1连接,如此设置,可节约燃烧取暖成本。第一腔体5-1和第二腔体6-1均可独 立使用。
本实施方式中背墙1、棚顶2、塑料斜面3、传热地面6均是长方形,两侧墙4均是 直角梯形,传热地面6水平设置,背墙1竖直设置,且背墙1的一个长底边与传热地面6 的一个长边连接,背墙1的长顶边与棚顶2的一个长边连接,背墙1的两端短竖边分别与 两个侧墙4的竖直边连接,每个侧墙4的长底边与传热地面6对应一端的短边连接,棚顶 2的两个短边分别与两个侧墙4的两个短顶边连接,塑料斜面3的一个长边与棚顶2的另 一个长边连接,塑料斜面3的另一个长边与传热地面6的另一个长边连接,塑料斜面3 的两端短边分别与两个侧墙4的斜边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种地热式农业种植大棚 还包括室外通风口8和通风管道9,室外通风口8通过通风管道9与第二空腔6-1连通。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士勇,未经范士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06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