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塘捕鱼网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01126.X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8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亮;朱头秀;陈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新县水产站 |
主分类号: | A01K69/00 | 分类号: | A01K6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43400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塘 鱼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鱼网,具体是一种山塘捕鱼网。
背景技术
捕鱼网是渔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捕捞工具,沿海渔民最早是用简单的网具在海边捕捞,明朝出现了撩网、棍网等浅海捕捞网具。清朝以后出现了远海捕捞网具,内河渔民则多以小型渔具捕捞。曾用于渔业生产的主要渔具有撩网、充气抬网、棍网、推网、拱兜网、地网、插网、抢网、粘网、拉网、流网、拖网、打网、旋网、张网、钓钩、扒蛆篙、捞蕾、箔、河围网、划网、抄网、呼网、挂网、溜箔网、蟹篓、蟹倒子等,其中拉网和流网常用于远海捕捞,粘网多用于内河和近海捕捞,传统的捕鱼网结构较为传统,不具有吸引鱼群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塘捕鱼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塘捕鱼网,包括渔网本体、防水趋光灯和连接绳,渔网本体为圆筒状,所述渔网本体顶端设有固定盘,固定盘顶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钢圈,且钢圈的高度高于固定盘,钢圈上阵列设有浮球,固定盘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引诱筒,引诱筒桶壁上设有通孔,引诱筒下端中心位置设有防水趋光灯,所述渔网本体底部卡接有底部盘,底部盘的底端设有封板,在封板上设有一偏心孔,偏心孔内侧设有一防逃网片,所述固定盘中心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末端设有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钢圈表面涂覆有防锈漆。
进一步的,所述防逃网片与偏心孔之间设有45°的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盘中心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末端设有挂钩,通过连接绳将渔网本体固定放置渔网本体飘走,同时收鱼时不需要下水收鱼,通过连接绳拉回捕鱼网收鱼,方便实用,设计新颖,功能强大,能够防止鱼儿逃跑,提高渔民捕鱼效率,同时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山塘捕鱼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山塘捕鱼网中引诱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山塘捕鱼网中底部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山塘捕鱼网,包括渔网本体1、防水趋光灯4和连接绳9,渔网本体1为圆筒状,所述渔网本体1顶端设有固定盘2,固定盘2顶端通过连接杆21连接有钢圈22,且钢圈22的高度高于固定盘2,钢圈22表面涂覆有防锈漆,钢圈22上阵列设有浮球23,固定盘2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引诱筒3,引诱筒3桶壁上设有通孔31,在引诱筒3内放置诱饵用于引诱鱼儿进入渔网本体1,引诱筒3下端中心位置设有防水趋光灯4,所述渔网本体1底部卡接有底部盘5,底部盘5的底端设有封板6,在封板6上设有一偏心孔7,偏心孔7内侧设有一防逃网片8,防逃网片8与偏心孔7之间设有45°的夹角,为鱼儿进入提供通道,同时可以防止鱼儿从内部逃出,鱼儿受到诱饵和防水趋光灯4的引诱,从底部盘5进入到渔网中诱食,进而被困在渔网中,达到捕捉目的,取鱼时将引诱筒3打开,倒出鱼即可;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盘2中心连接有连接绳9,连接绳9末端设有挂钩91,通过连接绳9将渔网本体1固定放置渔网本体1飘走,同时收鱼时不需要下水收鱼,通过连接绳9拉回捕鱼网收鱼,方便实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新县水产站,未经永新县水产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01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塘捕鱼用的多层捕鱼网
- 下一篇:一种多孔沙蚕养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