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料进出料及冷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93715.8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1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叶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洲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国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 进出 料及 冷却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料进出料及冷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原料卸料区存在三种工况,槽罐车卸料、储罐出料、储罐物料冷却循环。以往做法为设置三通泵浦,配置三套管线。三种工况单独使用。配置现场管线错综复杂、泵浦利用率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不熟悉人员易开关错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进出料及冷却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原料进出料及冷却循环系统,特点是:包含泵浦、冷凝器和储罐,所述泵浦的进口与第三阀门的一端口相连,第三阀门的另一端口与进料三通的一端口相连,进料三通的另一端口与第二阀门相连,进料三通的另一端口与第四阀门相连,所述第四阀门连接至储罐的出料口,所述第二阀门连接至槽罐车的卸料管;所述泵浦的出口与出料三通的一端口相连,出料三通的另一端口与第六阀门相连,出料三通的另一端口与第七阀门相连,所述第六阀门连接至冷凝器的进口,冷凝器的出口经第八阀门连接至储罐的进料口,所述第七阀门连接至生产车间的供料管。
进一步地,上述的原料进出料及冷却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第四阀门与储罐出料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五阀门。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原料进出料及冷却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阀门与槽罐车卸料管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原料进出料及冷却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均与DCS控制系统控制连接。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原料进出料及冷却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第五阀门与DCS控制系统控制连接。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原料进出料及冷却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阀门与DCS控制系统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将槽罐车卸料系统、储罐出料系统、储罐物料冷却循环系统三种工况进行整合,整合为一套系统实现。设备数量少,法兰接口少,从而泄漏点少。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现场安全性,利用DCS控制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疏忽性,同时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避免管线相互交叉错综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原料进出料及冷却循环系统,包含泵浦9、冷凝器11和储罐10,泵浦9的进口与第三阀门3的一端口相连,第三阀门3的另一端口与进料三通的一端口相连,进料三通的另一端口与第二阀门2相连,进料三通的另一端口与第四阀门4相连,第四阀门4经第五阀门5连接至储罐10的出料口,第二阀门2经第一阀门1连接至槽罐车的卸料管A;泵浦9的出口与出料三通的一端口相连,出料三通的另一端口与第六阀门6相连,出料三通的另一端口与第七阀门7相连,第六阀门6连接至冷凝器11的进口,冷凝器11的出口经第八阀门8连接至储罐10的进料口,第七阀门7连接至生产车间的供料管B。
其中,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3、第四阀门4、第五阀门5、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和第八阀门8均与DCS控制系统控制连接。
泵浦9的进出口分别通过不锈钢管线与储罐10的进出料口相连,形成闭合循环回路。在泵浦9的出口管路上通过设置出料三通及阀门、冷凝器来实现生产车间供料及储罐物料循环冷却两种工况。在泵浦9的入口通过设置进料三通及阀门来区分实现槽罐车卸料和储罐出料两种工况。阀门均为气动阀门,均通过DCS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具体应用时,槽罐车卸料时先确认关闭第四阀门4、第五阀门5、第七阀门7;再打开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3、第六阀门6、第八阀门8;最后启动泵浦9向储罐10内进料。
储罐物料循环时先确认关闭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及第七阀门7;再打开第三阀门3、第四阀门4、第五阀门5、第六阀门6、第八阀门8;最后启动泵浦9进行循环冷却处理。
储罐出料处理时,关闭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六阀门6、第八阀门8;再打开第三阀门3、第四阀门4、第五阀门5、第七阀门7;最后启动泵浦9进行储罐出料处理。
通过DCS控制系统控制阀门,避免手动开关阀门的操作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结合物料特性,将槽罐车卸料系统、储罐出料系统、储罐物料冷却循环系统三种工况进行整合,整合为一套系统实现。设备数量少,法兰接口少,从而泄漏点少。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现场安全性,利用DCS控制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疏忽性,同时提高泵浦的利用效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洲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洲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937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