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霾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85077.5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5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龙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62B9/06;A62B7/10;A41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更确切地说,是防霾口罩。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口罩,都是由纱布和衬棉构成,经缝纫制造。 在冬春季节为了防风和沙尘及雾霾时佩带。这样的口罩对于防沙尘及雾霾 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在现阶段工业污染日趋 严重,空气条件日趋恶化,特别是对于大气中Pm2.5细微颗粒的大量存在 的情况下,则很难起到防吸入作用。
再者,现在的口罩气密性差,负压高造成呼吸阻力大,更无法满足运 动需求。最后,现有的口罩造型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智能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防霾 口罩。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霾口罩,包括口罩 本体,所述口罩本体上设有可塑性鼻夹,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外壳、空气过 滤净化层以及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边缘设有硅胶或水凝胶,所述外壳为 硬质的轻质材料制得,所述空气过滤净化层可更换,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可安装风扇 或压缩空气装置,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可采用心脏瓣膜呼吸阀,进行单向 进气,单向出气,保证密闭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气压监测装置,所述气压监测装置安装 在口罩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过滤净化层安装N95级静电集尘滤棉配合纳米银 抗菌滤层或其他抗菌滤层。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安装在进气口 的内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及软件系统,所述控制器安装在 气压监测装置上,所述软件系统可安装在电子产品上,所述控制器与软件 系统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安装空气质量监测模块,所述空气质量监测 模块与软件系统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装置可通过输气管道直接接入进气口中。
进一步的,所述口罩上可安装有可充电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气密性好、更加舒适、安装有压缩空气装置, 使呼吸更顺畅。本实用新型过滤效果更好、可检测空气质量、可加热低温 空气,使用方便,设计科学合理。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软件系统进行控制装 置,可将空气质量数据并上传云端共享,软件系统可设置空气质量提醒, 自动记录口罩使用情况等。本实用新型利用软件可实现用户交流模块及约 跑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使用效果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模块5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防霾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所述口罩本体上设有可塑性鼻夹2,方便 穿戴,增加气密性及舒适度,实用便捷合理。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外壳11、 空气过滤净化层12以及内表面13,所述内表面13的边缘设有水凝胶,保 证穿戴上的气密性。
为保证口罩的结实和耐用,所述外壳11为硬质的轻质材料制得,质地 坚硬且轻便,设计非常的合理。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过滤净化层12 可更换,可拆卸,可循环实用,经济环保。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过滤净 化层12安装N95级静电集尘滤棉配合纳米银抗菌滤层,对直径大于0.5 微米的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可达到≥95%以上,对多种细菌抗菌抑菌率可 达99%。
为方便使用者的呼吸,所述外壳11上设有出气口112和进气口111, 所述进气口111安装在外壳11的中间位置,所述进气口111可以安装风扇 增加进气量,所述出气口112安装在外壳的一侧,为保证口罩内空气的压 力,所述外壳11安装有压缩空气装置3,所述空气压缩装置通过一条进气 管直接插入进气口111内。为了进一步直观的得到口罩内空气压力指数, 所述外壳11上还装有气压监测装置4,所述气压监测装置4可检测口罩内 的空气压力。
在极端寒冷的天气,空气温度较低,如果人吸入过多的寒冷空气,极 易引发受凉等问题。为解决上一问题,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加热模块5,所 述加热模块5安装在进气口111的内侧,当寒冷的空气进入进气口111时, 加热模块5对寒冷空气进行加热,同时将加热的空气送入空气过滤净化层 12,从而进入人体,设计科学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龙,未经王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85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