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爬山鞋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72464.5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8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智超 |
主分类号: | A43B5/00 | 分类号: | A43B5/00;A43B13/14;A43B13/22;A43B13/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商福全 |
地址: | 250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爬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运动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爬山鞋。
背景技术
生活中,很多人热爱户外运动,爬山作为户外运动之一更是广受欢迎。然而,人们爬山时,上山、下山过程总较为吃力,现有户外运动鞋一般都是采用普通的平底设计,这一设计在频繁的上、下山运动过程中,会给脚部的脚掌及脚后跟带来一定的负担,增加了人们运动量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设计简单,穿着舒适,能减缓上、下山过程中脚部负担,增大摩擦力,非常适合爬山运动的爬山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爬山鞋,包括鞋体,在鞋体底部设有一鞋底,在鞋底面的前部沿鞋底脚掌部分的宽度方向设有一第一弧形凸块,在第一弧形凸块上从左向右依次平行设有若干条前后贯通的开槽;在鞋底中部沿鞋底宽度方向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壁呈向后向上倾斜设置,在凹槽内设有一与凹槽相配合设置的纵向截面呈扇形的扇形凸块,所述扇形凸块的前端与鞋底铰接相连;在鞋底面的后部沿鞋底脚后跟部分的宽度方向设有一第二弧形凸块,在第二弧形凸块上从左向右依次平行设有若干条前后贯通的开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爬山鞋的弧形凸块和扇形凸块设计,将鞋底面分成互不相连的三部分,一方面能保证山上的石子石块磨脚带来的不适,另一方面能增大摩擦力。上山过程中,第一弧形凸块先与山路接触,由于在第一弧形凸块上设置了开槽,能进一步增大上山时鞋底前部与山路的摩擦力;下山过程中,通过将扇形凸块转动至鞋底前部,使鞋底呈从前向后倾斜设置,保证前脚掌落地的舒适性,避免下山时因为山路倾斜对脚腕造成的损伤。第二弧形凸块上的开槽设置,进一步增大了下山时鞋底与山路的摩擦力,增加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山时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山时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体,2鞋底,3第一弧形凸块,4开槽,5凹槽,6扇形凸块,7第二弧形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附图1-3所示,该一种爬山鞋,包括鞋体1,在鞋体1底部设有一鞋底2,在鞋底面的前部沿鞋底2脚掌部分的宽度方向设有一第一弧形凸块3,在第一弧形凸块3上从左向右依次平行设有若干条前后贯通的开槽4;在鞋底2中部沿鞋底宽度方向设有一凹槽5,所述凹槽5的槽底壁呈向后向上倾斜设置,在凹槽5内设有一与凹槽相配合设置的纵向截面呈扇形的扇形凸块6,所述扇形凸块6的前端与鞋底2铰接相连;在鞋底面的后部沿鞋底脚后跟部分的宽度方向设有一第二弧形凸块7,在第二弧形凸块7上从左向右依次平行设有若干条前后贯通的开槽4。
该爬山鞋在上山时方便省力,能防止山路上石子石块磨脚。当需要下山时,只需将扇形凸块6转出凹槽5并转动至鞋底前脚掌部,此时,鞋底面呈从前向后倾斜设置,如此,下山时能保证前脚掌接触山路的时间与后脚跟相当,避免下山时前脚掌最早落地对脚腕部造成的冲力,防止脚腕受伤。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智超,未经王智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72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不同脚宽的舞蹈鞋
- 下一篇:智能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