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水源保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71261.4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9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利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5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水源 保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业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水源保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渔业养殖产业的发展,很多渔场建立了大规模的池塘,但是由于日晒的蒸发,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流失,且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往往会对养殖过程造成不利的情况,进而加大了养殖成本,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不利于渔场的规模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水源保障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水源保障系统,包括注水口、注水阀门、蓄水池、出水口、加压泵底座、加压泵、压力传感器、控制中枢、电磁阀、池塘加水口、水位传感器、池塘、池塘中道、泄水口和泄水阀门,所述注水口的右侧设置有注水阀门,所述注水阀门位于注水口与蓄水池的管道连接处,所述蓄水池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右侧设置有加压泵底座,所述加压泵底座的上部安装有加压泵,且加压泵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中枢相连,且控制中枢连接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右侧与池塘加水口相连,且池塘加水口右侧连接池塘,所述池塘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四周设置有池塘中道,且整体右侧设置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右侧安装有泄水阀门。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和加压泵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加压泵底座和加压泵关于中轴对称。
优选的,所述控制中枢和电磁阀之间有控制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池塘成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化水源保障系统能够自动感触水位的高低,通过控制中枢的控制可以对进行自动加压蓄水,实现水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产业结构更合理化,对渔业养殖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水口,2、注水阀门,3、蓄水池,4、出水口,5、加压泵底座,6、加压泵,7、压力传感器,8、控制中枢,9、电磁阀,10、池塘加水口,11、水位传感器,12、池塘,13、池塘中道,14、泄水口,15、泄水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水源保障系统,包括注水口1、注水阀门2、蓄水池3、出水口4、加压泵底座5、加压泵6、压力传感器7、控制中枢8、电磁阀9、池塘加水口10、水位传感器11、池塘12、池塘中道13、泄水口14和泄水阀门15,注水口的右侧设置有注水阀门,注水阀门位于注水口与蓄水池的管道连接处,方便蓄水池注水,蓄水池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右侧设置有加压泵底座,加压泵底座的上部安装有加压泵,加压泵底座和加压泵关于中轴对称,加压时做到同步快捷操作,蓄水池和加压泵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便于蓄水池加压,加压泵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方便感知压力的变化,压力传感器与控制中枢相连,控制中枢连接电磁阀,控制中枢和电磁阀之间有控制线连接,使信号传输更迅速,电磁阀右侧与池塘加水口相连,池塘加水口右侧连接池塘,池塘成均匀分布,减少压力差,使加压过程更快速,池塘上侧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对水位变化进行精确的监测,四周设置有池塘中道,方便废水排放和投料,池塘整体右侧设置有泄水口,泄水口右侧安装有泄水阀门,使池塘排水更便捷。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自动化水源保障系统时,水源通过注水口1进入蓄水池3,蓄水池3通过压力泵直接进入池塘12,水位传感器11感知池塘12的水位,当水位不足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中枢8,控制中枢8再将信号发送到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让加压泵6加压,将蓄水池3的水压入加压泵6,然后电磁阀9打开,压力泵将水压入池塘12达到一定的高度。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利,未经陈海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71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