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生态浮岛防撞装置的设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70625.7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7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田隽;梁正其;冉辉;李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学院;田隽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生态 浮岛防撞 装置 设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生态浮岛防撞装置的设计。
背景技术
人工生态浮岛技术是目前在国内水体生态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大力发展的一项技术措施,也是目前江河生态治理中采用的主要技术之一。然而,目前国内现有的浮岛技术多是针对湖泊、水库及缓流水体设计的,在流速较高、存在波浪冲击的河岸水体中应用的话,经常会撞到岸边或者礁石,撞击会使浮岛存在使用寿命缩短,严重影响了人工生态浮岛的功能发挥及推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人工生态浮岛防撞装置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生态浮岛防撞装置的设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生态浮岛防撞装置的设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等距设有多个通孔,在通孔中贯穿设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侧面套接有第一弹簧且端部与中间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中间板和底板连接,所述中间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设有滑槽,在滑槽中活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滑槽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板,且中间板远离底板的侧面两端还设有两组对应的固定板,对应的固定板之间通过第二导杆连接,所述第二导杆平行于滑槽,且第二导杆中部侧面套接有杆套,且第二导杆的两端侧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杆套和固定板连接,所述杆套的侧面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杆套的一端与减震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板的侧面套接有橡胶套,且减震板远离中间板的一侧均匀设有凹槽,在凹槽中设有减震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滑槽为T形滑槽,且滑块与滑槽间隙配合安装。
优选的,所述底板远离中间板的侧面两端均等距设有不少于三个的固定弯板,每个固定弯板上均等距设有不少于两个的螺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杆远离中间板的一端设有圆柱状的限位块。
优选的,每个滑槽中设有的滑块不少于两个且等距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人工生态浮岛防撞装置的设计,通过固定弯板上的螺孔可以将该装置固定在人工生态浮岛的侧面,通过第一导杆和第一弹簧的设置可以减轻横向撞击的力度,通过第二导杆和第二弹簧可以减轻竖向撞击的力度,并且通过滑槽和滑块的设置可以增加中间板和减震板的连接牢固度,在减震板上设有橡胶套和减震橡胶块可以进一步减缓撞击力度,防撞效果好,可以提高人工生态浮岛的使用寿命,便于人工生态浮岛的功能发挥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中间板、3第二弹簧、4减震板、5橡胶套、6滑槽、7减震橡胶块、8滑块、9连接杆、10杆套、11固定板、12第一弹簧、13固定弯板、14限位块、15连杆、16螺孔、17第一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学院;田隽,未经铜仁学院;田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706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污水处理的支撑排管
- 下一篇:一种人工蚯蚓湿地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