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67948.0 | 申请日: | 2016-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屈小波;冯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海东造船厂 |
主分类号: | B21D5/02 | 分类号: | B21D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船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油压机。
背景技术
油压机是一种通过专用液压油做为工作介质,通过液压泵作为动力源,靠泵的作用力使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进入油缸/活塞,然后油缸/活塞里有几组互相配合的密封件,不同位置的密封都是不同的,但都起到密封的作用,使液压油不能泄露。最后通过单向阀使液压油在油箱循环使油缸/活塞循环做功从而完成一定机械动作来作为生产力的一种机械。
在造船行业,经常会用到油压机,造船行业通常原材料绝大多数均为钢板,购买的钢板原材料都是平面的,但是造船时需要不同弯折角度与弧度的钢板,因此需要频繁用到油压机将钢板折成需要的形状,市场现有的油压机大多都包括机架、压刀以及与压刀配合的模具,模具上具有压制槽,压制钢板时将钢板放在模具上,压刀向下运动,将把压制槽处的钢板压向压制槽底,使得钢板折弯,通过改变不同的压制槽与压刀就可将钢板压制成需要的形状,为了节约成本通常模具会一模多用,在一个模具上开设不同的压制槽,根据需求将所需的压制槽放到压刀正下方就可以加工钢板了,但是现有的模具通常都是放在机架上,在压制钢板时容易晃动,影响钢板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钢板时模具不易晃动的油压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油压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压制钢板的压刀,所述压刀下方设置有用于与压刀配合的模具,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模具两侧,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模具的若干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模具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固螺栓将模具固定,使用时紧固螺栓为一对一对相互对应,模具位于相对的紧固螺栓之间,通过改变相对的紧固螺栓分别伸出固定架的长度就可以将模具固定在不同的水平位置,不仅切换压制槽方便而且模具被相对的紧固螺栓紧紧固定住,不会在加工钢板时发生移动,同时由于紧固螺栓时从侧面将模具固定,因此不会因模具受较大力时时紧固螺栓的螺纹发生形变,拧动紧固螺栓方便。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模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至少为所述模具宽度的2倍,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凹槽的开口两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节省成本将模具的背面也设置压制槽,但是为了保证模具的强度,需要将模具设置较厚,导致模具放在机架上时太高重心不稳,因此在机架上设置凹槽,模具放在凹槽中,降低的模具的高度,加工时模具稳定,同时切换模具同一面上的压制槽时需要将模具水平移动,因此将凹槽宽度设置成2倍的模具宽度,这样模具就可在凹槽中水平移动。
优选的,所述模具与所述紧固螺栓接触处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位于所述定位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模具定位更加牢固,在模具上设置定位槽,定位槽的截面为圆形,定位槽的直径与紧固螺栓一致,使用时紧固螺栓一端插入地位槽中,二者紧密配合,固定效果好,为了防止紧固螺栓插入定位槽端的螺纹发生形变,在紧固螺栓插入定位槽侧不设置螺纹。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模具的托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模具较长,有部分的模具伸出机架外,为了防止模具从机架上掉落,在机架上设置托架,托架将伸出机架外的模具托住,防止模具在使用时从机架上掉落。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2的模具厚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影响加工钢板的同时,最大范围的降低模具高度,使得模具在工作时放置稳定。
优选的,所述凹槽底部与所述托架上设置有防护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模具是正反两面的压制槽,有压制槽的面具有明显的棱边,为了防止模具将机架损坏,在模具与机架之间设置防护板,可以定时更换防护板来保护机架不受损伤,防护板为钢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紧固螺栓将模具牢牢固定在机架上,同时通过将模具放置在凹槽中可以使得模具工作时更加稳定,不易在加工钢板时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视图;
图2为实施例正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压刀,3、模具,4、固定架,5、紧固螺栓,6、凹槽,7、托架,8、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海东造船厂,未经国营海东造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67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管式高效换热器用自动弯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折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