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系统的垃圾分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58980.2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1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7/04 | 分类号: | B07C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垃圾处理 系统 垃圾 分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分拣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系统的垃圾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急剧增长,然而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与这些垃圾的处理,仅仅是露天堆放或干燥后燃烧,会对大气、土壤、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实际上,在大多数生活垃圾中是存在很多有机质的,这些有机质经过资源化处置后是可以实现农业循环利用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些可以对可堆肥垃圾进行发酵的垃圾处理系统,这些设备使用好氧高温菌种对垃圾中的有机质进行发酵处理,减少污染。
但是,使用这类设备时,需要从众多生活垃圾中分拣出有机垃圾才能进行发酵处理。因此,如何从众多生活垃圾中方便、快速的分拣出有机垃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系统的垃圾分拣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方便分拣,还具有分拣速度快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用于垃圾处理系统的垃圾分拣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上方设置有分拣箱;分拣箱内侧的底部设置有沥水板,沥水板上设有多个沥水孔;沥水板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侧面上连接有多片弧形的转动片;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分拣箱的两侧壁连接,分拣箱的两侧壁上对应转动杆的位置设有水平设置的滑轨;所述分拣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传送带和提升机。
前述的用于垃圾处理系统的垃圾分拣装置中,所述提升机包括龙门架,龙门架两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竖直的提升导轨,提升导轨的顶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倾倒导轨;龙门架的顶部设置有定滑轮,定滑轮上连接有提升绳,提升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卷绕机和提升架;提升架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提升导轨连接的滑块,提升架的底部与提升绳连接。
前述的用于垃圾处理系统的垃圾分拣装置中,所述倾倒导轨一端连接有弧形导轨,另一端连接有位于分拣箱上方的导向板;弧形导轨与提升导轨连接。
前述的用于垃圾处理系统的垃圾分拣装置中,所述沥水孔呈倾斜状,倾斜角度为45°~60°。
前述的用于垃圾处理系统的垃圾分拣装置中,所述分拣箱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系统的垃圾分拣装置,通过提升机将垃圾桶提升并将垃圾桶中的生活垃圾倾倒至分拣箱内,实现自动倾倒垃圾,提高了整体的分拣速度;然后通过分拣箱中的沥水板、沥水孔和排水管将生活垃圾中的厨余水沥出并排出;从而方便人工在分拣箱中分拣垃圾。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分拣完分拣箱中顶层的垃圾后,从转动杆两端同时推动转动杆,使转动杆沿着滑轨相对分拣箱移动,弧形的转动片在分拣箱中的垃圾的阻力下转动,转动片带动下层的垃圾翻动至上层,进一步方便分拣,避免人工向下挖取下层的垃圾进行分拣,提高了分拣速度。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沥水孔呈45°~60°倾斜,能够在确保沥水效果的同时,防止垃圾堵塞沥水孔,确保沥水的正常进行,方便分拣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方便分拣,还具有分拣速度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架,2-分拣箱,3-沥水板,4-沥水孔,5-转动杆,6-转动片,7-滑轨,8-龙门架,9-提升导轨,10-倾倒导轨,11-定滑轮,12-提升绳,13-卷绕机,14-提升架,15-滑块,16-弧形导轨,17-导向板,18-排水管,19-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用于垃圾处理系统的垃圾分拣装置,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分拣箱2;分拣箱2内侧的底部设置有沥水板3,沥水板3上设有多个沥水孔4;沥水板3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侧面上连接有多片弧形的转动片6;所述转动杆5的两端分别与分拣箱2的两侧壁连接,分拣箱2的两侧壁上对应转动杆5的位置设有水平设置的滑轨7;所述分拣箱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传送带19和提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58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