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51207.3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1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冯玉炷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玉炷 |
主分类号: | B60R1/12 | 分类号: | B60R1/12;B60R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61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都需要设置一些反光镜,以帮助驾驶员在行车的过程中及时准确地了解路面交通状况,便于驾驶员对汽车进行正确的操作。现有的具有上述功能的反光镜一般是外置在车身上的后视镜,其功能也仅仅是帮助驾驶员了解自己车子后面的交通状况,对于车子四周的情况驾驶员只能靠自己的眼睛进行观察。这样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增设的红外测距设备,能够实现对本汽车周围车辆的安全测距,以确保行车安全的汽车后视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红外发射器、驱动电机、固定架、后视镜镜体、镜壳、红外测距器、安装座、电机连接线、测距器连接线和保护盖,镜壳设置在安装座上,驱动电机设置在镜壳的内部,红外测距器设置在镜壳的内部,红外发射器设置在镜壳外表面,通过电路连接红外测距器,电机连接线和测距器连接线并列设置在安装座上,通过电路分别连接驱动电机和红外测距器,后视镜镜体通过固定架设置在镜壳上,保护盖设置在安装座上。
优选的,所述保护盖周边设置有一圈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后视镜镜体为凸面镜。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遮雨檐。
优选的,所述红外发射器,包括发射器体、前发射口、后发射口和侧发射口,发射器体设置在镜壳的外表面,前发射口设置在发射器体的前面,后发射口设置在发射器的口面,侧发射口设置在发射器体的侧面,三个发射口通过电路并联连接发射器体。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汽车后视镜,通过增设的红外测距设备,能够实现对本汽车周围车辆的安全测距,以确保行车安全,所述保护盖周边设置有一圈密封圈,保护盖处由于存在缝隙,容易进入雨水使得内部电路出现问题,因此在保护盖周围设置密封圈,保证其密闭性,所述后视镜镜体为凸面镜,凸面镜具有放大功能,能够对后方车辆进行放大,以保证驾驶人员看清后面车辆,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遮雨檐,固定架上的遮雨檐能够在雨天减少镜体上沾上的雨水,防止镜面模糊,所述红外发射器,包括发射器体、前发射口、后发射口和侧发射口,发射器体设置在镜壳的外表面,前发射口设置在发射器体的前面,后发射口设置在发射器的口面,侧发射口设置在发射器体的侧面,三个发射口通过电路并联连接发射器体,通过三发射口结构,就能够实现测距器对本车辆的前后左右的车辆进行测距,以全方位的保护行车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红外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红外发射器,2——驱动电机,3——固定架,4——后视镜镜体,5——镜壳,6——红外测距器,7——安装座,8——电机连接线,9——测距器连接线,10——保护盖,11——发射器体,12——前发射口,13——后发射口,14——侧发射口,15——遮雨檐,1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红外发射器1、驱动电机2、固定架3、后视镜镜体4、镜壳5、红外测距器6、安装座7、电机连接线8、测距器连接线9和保护盖10,镜壳5设置在安装座7上,驱动电机2设置在镜壳5的内部,红外测距器6设置在镜壳5的内部,红外发射器1设置在镜壳5外表面,通过电路连接红外测距器6,电机连接线8和测距器连接线9并列设置在安装座7上,通过电路分别连接驱动电机2和红外测距器6,后视镜镜体4通过固定架3设置在镜壳5上,保护盖10设置在安装座7上。
结合图2所示的红外发射器1,包括发射器体11、前发射口12、后发射口13和侧发射口14,发射器体11设置在镜壳5的外表面,前发射口12设置在发射器体11的前面,后发射口13设置在发射器11的口面,侧发射口14设置在发射器体11的侧面,三个发射口通过电路并联连接发射器体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玉炷,未经冯玉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51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